第十九章:谣言如刀 (2 / 8)
“你听说了吗?那个‘家家福’,就是卖净菜那家,他家的菜,好像有问题!”
“啊?不会吧?我昨天还买了他家的方便菜包呢,看着挺干净的啊!”
“哎呦,我的好姐姐,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另一个主妇立刻摆出一副“我知道内幕”的表情,“我二姨家的邻居的表妹,就在郊区垃圾焚烧厂上班!她亲眼看见,那个小李老板,天天骑着三轮车,去垃圾场旁边那块地里收菜!那地,早就被垃圾水给渗了,种出来的菜,都有毒!”
这个谣言,编造得有鼻子有眼,有具体地点,有人物关系,听起来,真实得可怕。
“我的天!真的假的?!那也太缺德了吧!”
“这还不算完呢!”爆料的主妇,声音压得更低了,“还有人说,他家那个洗菜的水,就是在他家那个小黑屋里,一大缸水几天都不换一次!上面都飘着绿毛和死虫子!他就是把菜在里面涮一下,看起来水灵,其实比没洗的还脏!”
“呕……”听到这个绘声绘色的描述,另一个主妇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恶心的表情。
“你想想,他为什么卖菜还送小葱?不就是心虚,想用小恩小惠堵住你们的嘴嘛!我跟你说,这小子就是个外地来的骗子,看咱们江城人老实,想趁着过年前,狠狠捞一笔就跑路!到时候,咱们钱花了,身体吃出毛病了,找谁说理去?”
“垃圾场”、“毒菜”、“死虫水”、“外地骗子”、“捞一笔就跑”……
一个个恶毒而又极具煽动性的词汇,像一颗颗投入平静池塘的石子,迅速地,在整个西门菜市场,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谣言的传播速度,远比真相要快得多。因为它不需要证据,只需要情绪。它精准地抓住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极度敏感,和对于“外地人”的天然不信任感。
上午九点,当李谨诚和刘军像往常一样,面对着排成长龙的顾客时,他们第一次,感觉到了不对劲。
一个经常来买菜的王阿姨,排到了队首。
“王阿姨,今天想来点什么?新到的冬笋很嫩。”李谨诚热情地打着招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