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名动之始 (1 / 2)
第24章名动之始
崇政殿。
这是官家日常处理朝政的地方,打发了大宗正后,官家便来了此处,还召来了在大内值班的十几位重臣。
虽然朝廷腊月二十已经放假了,但总要有人轮流值班的,军国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官家把他们召来就是看书,人手一册《资治通鉴》手稿,每一册手稿的封皮上都有他亲笔题写的书名,还加盖了他的私人印章。
人得了宝贝,总是免不了要炫耀一番的,不然不是锦衣夜行、明珠蒙尘嘛!
官家想让大宋乃至全神州都知道,他赵家的子弟写出了一部堪比《史记》的皇皇巨著!
诸位重臣拿到手稿后,崇政殿内便只剩下了翻书声,对文人来说,一本好书太难得了。
官家也在看,还时不时地看看下面臣子们那如痴如醉的表情,心中很是快意。
赵世安是宗室子弟,而他是整个宗室的大家长,所以理论上来说,赵世安就是他培养出来的,因此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这一读,便是三个多时辰,一册手稿看完了,再与他人交换着看,中间众人只简单用了些茶水糕点,其实他们压根不饿,《资治通鉴》比什么都管饱。
亥时初刻左右(晚上九点),官家看夜深霜重,让内侍收走了诸臣手中的手稿,让他们回去休息。
诸臣的反应都比较大,直言不需要休息,他们可以在这儿看一夜,直到官家说会让国子监尽快刊印下发,他们这才让内侍收走了手稿。(宋朝的国子监除了教学生,还是官方主要的出版机构)
副宰相富弼感叹道:“官家,此诚为天地间一大文也,结构宏伟,取材丰赡,论古皆折衷至当,难得难得啊!”
枢密使韩琦也赞道:“官家,臣窃以为,自有书契以来,少有如《通鉴》者,此实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