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帝榻惊澜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 帝榻惊澜 (1 / 3)
        永昌八年正月廿三,大夏皇城。

        雪后初霁的阳光透过雕花长窗,在紫宸殿的金砖上投下斑驳光影。我斜倚在御榻上,胸口的绷带下仍隐隐作痛。前日自雁门关星夜驰归,箭创未愈又添新伤,纵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起这般折腾。御医令张仲景刚换完药,低声叮嘱:“陛下万不可再动肝火,这伤离心脉只差分毫…”

        话音未落,殿外已传来争执声。

        “本宫奉旨监国,此等军报为何不呈!”唐若雪的声音裹着寒意穿透殿门。她今日未着宫装,一身玄色骑射服勾勒出利落线条,腰间悬着的金凤符牌随着步伐泠泠作响——那是代行皇权的象征。

        拦门的太监总管王德全扑通跪倒:“娘娘息怒!是太医院说陛下需静养…”

        “让开。”我抬高声音,喉间泛起腥甜。

        殿门开启,唐若雪挟着风雪气息大步而入,目光掠过榻前染血的绷带时微微一滞,旋即恢复冷肃:“雁门关八百里加急,鞑靼可汗亲率八万骑压境,前锋已抵杀虎口。”她将漆金军报掷于案上,“阿史那罗延的人头被挂在旗杆上祭旗,可汗扬言…要陛下偿子命。”

        殿内死寂。王德全带着宫人悄声退下,只余炭盆噼啪作响。

        “赵破虏到何处了?”我强撑起身,锦被滑落露出缠满绷带的上身。

        “刚过云州,至少五日才能接防雁门。”唐若雪取过貂绒大氅为我披上,指尖无意擦过肩胛旧疤——那是永昌三年江南平叛时为她挡的箭。“陈芝儿正带‘霜狼营’急行军,但暴雪封道…”

        话未说完,殿外忽起喧哗。厉欣怡竟带着户部三名主事直闯宫禁,绛紫官袍下摆溅满泥点,显是策马疾驰而来。

        “臣妾僭越。”她草草行礼,将一卷账册摊在军报旁,“但此事关乎国本——三日前鞑靼使团带来的‘皮毛贡品’,经查实为辽东军仓失窃的五千具皮甲!”

        我倒抽一口冷气。皮甲乃边军越冬命脉,去年为抗寒灾已耗尽库存…

        “更蹊跷的是,”厉欣怡抽出夹页,“军仓守卫统领是兵部侍郎周显的妻弟,而周显…”她抬眼看向唐若雪,“今晨刚向娘娘举荐其子出任雁门关副将。”

        唐若雪瞳孔骤缩。周显是她一手提拔的寒门将领,若真通敌…

        “报——!”传令太监连滚爬入,“鸿胪寺急奏!俄罗斯特使携国书觐见,声称愿调停夏鞑之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