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来自上面的压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来自上面的压力
        等到苏正豪和小王下楼,坐到他的轿车后座上,苏正豪还在沉思,这个叫林柯的少年不简单啊,还不到二十的年纪居然能禁受住这数目不小的金钱的诱惑,是个有定力有魄力的小伙子,也不枉费他留下自己的名片,结个善缘,以后他若是遇到难事来找自己帮忙,就凭这个情,他苏正豪能帮的绝对帮。嗯,他叫人调查林柯时好像听别人说过,林柯的爸爸林军的腿是在修车厂里因为机器故障被压断的。那个修车厂老板好像只付了医药费,就没有赔偿林军其他的费用了。这个修车厂老板不地道啊!

        想到这里苏正豪便对着前面正在开车的小王说到:“小王啊,你等会给北城区区长打个电话,就说他前几天让我在考虑的在AY县投资旅游项目那个事啊我同意了,就是那个弟兄汽修厂厂长对于手下员工受了工伤断了腿这个事的处理,让我看了很是心寒和不理解。我希望他们能着重处理一下。”说完苏正豪就不在说话,而是直接闭目靠在了车座位上休息。

        苏正豪本来是上海苏氏集团的董事长,这次来北城区这个小区县是因为他的夫人,刘素兰是陈北区的人,嫁给苏正豪这个家里世代经商的大富豪后。就一直想着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想让丈夫回家乡投点资,加快一下家乡的建设。苏正豪一提来CB区考察,便被从来没去过母亲家乡的小女儿苏亦可缠着也要一起来,刘素兰的身体不好,常年卧于病榻,不能出门,所以也就没有带苏亦可回来过。

        被小姑娘哭闹的没办法的苏正豪无奈只有带着苏亦可和自己的秘书小王一起来到北城区。苏正豪来到CB区便被陈北区区长热情款待。给他说在这CB区的AY县是个好地方,很适合做旅游投资。苏正豪毕竟是商人嘛,帮妻子完成心愿是一方面,但是商人的天性也使得他不愿意做亏本买卖,于是他就在CB区区长的陪同下,一起来到AY县来看具体情况。

        就在苏亦可落水的那天晚上,CB区区长赵卫国正在县里最好的酒店招待苏正豪,苏亦可在饭桌上吃了几只当地江里特产的河虾,便觉得看大人们喝酒吹捧自己老爸老板很是无聊,于是就乘着上厕所的时候悄悄溜出去玩,那座酒店就在江边,和江只有一马路之隔,谁知道苏亦可就直接跑到江边玩起水,还一不小心脚滑掉了下去。幸好苏正豪身边的秘书小王。及时发现苏亦可不在,急忙出去找,刚一出去就正好看见苏亦可掉进江里。但是苦于她不会游泳,只有大声向周围人求救,后面才有林柯跳水救人那一幕。

        林柯坐在苏正豪刚才坐过的沙发上,看了一眼桌上的名片沉思片刻后,还是拿起桌子上的名片,放进了口袋,虽然苏正豪给他钱让的举动。然后他心中颇为不喜,不过苏正豪态度温和没有那些有钱人那种盛气凌人的感觉,还有就是他过来感谢自己本来也是一番好意,最后他走时,事情处理的也不错。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林柯觉得还是可以认识一下的。

        收好名片后,林柯看向身边的父母亲,问道:“我没要那个钱你们不生气?”毕竟那一百万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来说确实不是小数目了,有了那个钱能很快的帮他们家摆脱现在的窘境,也能顺利支撑他把大学四年读完。

        李玉琴听到林柯的问话后却是笑着摇了摇头:“你从小我就教育你,做人要无愧于心,那个钱你觉得该拿就拿不该拿那就不拿就是,有什么好生气的。”李玉琴的父母是以前的教书先生,家境虽然说不上殷实,不过基本温饱在那个年代是不成问题的,她从小就喜欢看书读书,后面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只能供出一个大学生。她选择让自己的哥哥去继续上学,而自己却早早出来在织布厂里打工,林柯的父亲当时也在那个厂里上班,两人这才认识在一起的。

        李玉琴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读过高中,在哪个时候也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而且从小在父母亲的熏陶下长大,李玉琴身上总是带着一点文人的傲气。而她唯一得孩子林柯,也是像她一样,身上自带着书生的清高气质。

        “这个事我和你妈妈一样的看法。小柯,本来就是你救的人。对方也是来感谢你的。这个事本来就是你才有决定权。不管你怎么做,我们都支持你。”林军老实巴交的没什么文化,但是人却是很忠厚老实,也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对林柯的做法也是表示理解。

        林柯看见父母都这么支持自己后,心中也不由得倍感温暖,起身便一边贫着嘴一边走到林军身边,给他按起肩膀来:“就知道爸妈最好了,我来给你揉揉肩膀爸!”“这孩子!”林军和李玉琴看着林柯卖乖耍宝的样子,也不由得笑了起来,好像因为林军出事而覆盖在这个家的阴霾慢慢消退一般。

        在给林军按了一会肩膀,和他们聊了会天之后,林柯便出门去找吴俊书,准备给他说自己要走的事,谁知道吴俊书既然破天荒的没有睡懒觉。今天一大早就去烧腊馆帮忙了。无奈林柯只有回去,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后,便又开始修炼起青玄神功。

        林柯这边是悠闲自在,家庭和睦,可是苦了AY县县长何华咯,早上他才到办公室没多久。就接到北城区区长赵卫国打的电话,那是劈头盖脸给他一通骂啊,指责他没有管好自己管属的县城,包庇黑恶势力,让那些人行为猖獗,纵容他们迫害人民群众。他根本就没有当国家官员的资格等等。没办法,赵卫国的区长是副厅级。而自己的县长却只有正处级。官大一级压死人啊,虽然一大早被赵卫国这没头没脑的一番骂还被扣包庇黑恶势力这种大帽子,何华也不敢生气,而是赖着性子询问赵卫国自己哪里没做好怎么又来黑恶势力这一说时才知道,原来是前一段时间弟兄修车厂里面有个工人腿被碾断的事。那个工厂不仅没有赔偿。就是当局也不管不问这事。赵卫国在电话里语气很严肃的警告他,这事很严重,已经引起了上面的强烈不满,如果何华处理不好,就等着褪下自己的乌纱帽吧。

        其实赵卫国这话也不算是危言耸听。他眼巴巴的讨好苏正豪单单不是想招商引资给自己做点政绩那么简单,还有就是他的眼界了没有何华这样一个小县城的县长这么低,很多事何华不知道他自己心里却跟明镜似的。那就是苏正豪不是一个简单的富豪商人,据他了解到的,苏正豪身后可是还有政界的关系,那背景可是深厚着呢。可不是他一个副厅级能比的,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也好,还是忌惮苏正豪身后的关系也好,无论是出于那种目的,苏正豪都是他赵卫国万万不想也不敢得罪的。

        听到赵卫国的话,何华当时便是心中一凉啊,额头上也立马浮出一层冷汗。这个事何华是知道的,当时断腿的那个工人家属去劳动局申诉过,也在派出所报了案。不过这事当时是因为证据不足,不了了之。不过这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他何华和弟兄修车厂的老板王大柱和王二柱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好,AY县县长芝麻粒大小的官,一个月工资也才几千块钱,就是平时有人孝敬找他办事这小地方的人出手也是寒酸得很,送点烟酒请吃饭这些。但是王大柱和他弟弟王二柱可不一样。对他可很是大方,每年送给他的红包可是比他自己的工资只多不少,还时不时的带他去区里的大酒店吃饭消费娱乐什么的,少说一年消费没有几十万那也是有十几万的。现在一听到赵卫国说的是王家两兄弟的事,何华也是犯了难了。不过他也是拎得清的人,知道那些好处和自己的乌纱帽比起来那个更重要,这王家两兄弟也是,得罪谁不好怎么把上面的人给得罪了,这是可不是他何华兜得住的,想到这里何华也是不再迟疑。挂了电话后就当即给王大柱打了电话过去,先是呵斥了一顿,告诉他们事情的严重性,让他们从新把事处理好,别连累到自己。说了一会,何华总觉得电话里说不靠谱。干脆是办公室也不待了,直接起身准备去王家两兄弟家里和他们当面谈。

        王大柱,王二柱。他们是AY县土生土长的人,从小就不学好,整天游手好闲到处偷鸡摸狗惹是生非,后来两弟兄学别人打群架操社会,一天带着一群二十多岁出头的小青年学别人在学校门口敲诈勒索。有一天王二柱谈的一个按摩店的女朋友,被同为社会青年的一个地痞给泡了。王二柱气不过,叫上他哥带着一帮子人去堵那个地痞,当时也是年轻气盛,加上人多胆气大,一群小年轻下手每个轻重,既然你一拳我一脚的直接把人给打死了。

        这个事一出,原本都还跟着王家兄弟混的那些混子,也是立马做鸟兽散状,跑的无影无踪,再也不愿和王家兄弟有什么牵扯瓜葛。按理说这个事王家兄弟是肯定要坐牢没跑的,但是当时的社会法律知识普及度并不高,人们远没有现在这样敬畏法律,加上地区又比较偏远,那个地痞的家人对刑事责任这些了解的不多,就要求王家赔钱,不然就去告王家兄弟杀人。

        当时王家的条件其实还算不错。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是清洁工,在当时都算是有铁饭碗的人。那时候他们不仅老家有房子,王家老爸为了他们两兄弟娶媳妇,在县城也买了两套房子。王家兄弟打死人这个事情一出,老两口也是被气的没办法。那地痞家里还要求赔偿五十万。早知道那个时候五十万可不是小数目了,当时吃碗小面也才两块,普通人家的工资也才八九百,好一点的一千多。五十万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

        不过出了人命案没办法,如果不给钱那地痞家人就要告王家两兄弟,到时候不仅仅是赔钱,两人还都要去坐牢的。王家老两口被逼的没了办法,卖掉了县城的两套房子不说。还把家里的祖屋一起卖掉这才筹够了钱,两个老人一把年纪了。最后落得个没有安身之所只有出去租房住的下场。这次这事对老两口打击可不小,两兄弟的母亲因为这事一下就被气的病倒,且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了,家里就剩一个老父亲撑着。

        就在王家老母亲去世没多久,两兄弟也悄咪咪的离开了AY县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就是王家老父亲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两兄弟也是近几年才回来,等他们回来时也已经是三四十岁了,人比起当年来说也是成熟稳重了很多,他们一回来手里突然就有了钱,不仅赎回了祖屋不说还在县城里又买了套房子,安顿两人已经年迈的老父亲。别人一问他们在哪里发财啊,怎么突然这么有钱啊。他们也只说是这些年在沿海城市打工赚的,不过具体那钱是怎么来的,怕是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买了房子后,两兄弟手里还剩了点余钱,两人就合计做点什么。现在国家法律是越来越严了,对打击黑恶势力这一块更是绝不手下留情。两人也知道要像已经那样混社会已经是很不现实的了,刚好他们二人在外地学过修车当过学徒,现在两个人自己也会修车了。那是县城也没有修车的地方,要是有人的车子坏了也只有弄到区里面去修。他们两人就刚好把握住这个商机,在县城里开了一个修车店。

        虽然AY县不大,有车的人家也不多,不过AY县外有一条国道,来来往往的大货车,和客运车可是不少,两人也是聪明,就在国道旁边开起了修车店,还别说,那修车店一开生意还真不错,店里的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两兄弟也是把规模越做越大,慢慢既是把修车店开成了修车厂。现在两兄弟可是AY县里首屈一指的富翁,开的是奔驰宝马,住的是自家修的别墅。那日子别说有多舒坦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