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1 / 4)
正月十七那天,老赵给迎喜打过招呼,给玉红安顿了一番,说要去县城边上看个朋友,了个心愿就回来了。这一去,就是三四天,去了哪里迎喜和玉红不知道,去干什么也没问过,具体几天回来也没问。这一家子人就这样各自的生活着,都是独立的,也没去特别关心老赵出门这事情呢!
迎喜心想,老赵再过两天就回来了,也跑不到哪里去的,就没在特别在意。一周过去了,老赵还没有回来,玉红觉得不对劲,给迎喜不停说让去找找。这时迎喜开始抱怨开始唠叨:“去哪也不带个信回来,带个电话到村上也行啊!”
迎喜把小孩给芳芳安顿好,就去乡上的电话厅,给县城所有能打通电话的亲戚都打了一遍,没有老赵的音讯。这就奇怪了,能上哪里去呢?
回到村里时,天色稍晚些;迎喜没回家,直接去赵尕爷家里了。把这事情给赵尕爷说了;赵尕爷说:“这事情的确蹊跷,我的眼皮跳了好几天,得召集人到处去找。”
赵尕爷和迎喜分两路在村上叫人,到赵尕爷家里集合;半个小时左右,赵尕爷家里已来了几十个人。赵尕爷把情况给大家说了一下,村上来的人都感到很惊讶!商议着如何去找,如何分批。那时候,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人家都有手机了,所以分组是按照手机为单位去分的,吃完晚饭马上开始行动。
迎喜回到家里,再次给芳芳和玉红安顿了一番,说要组织大家去找老赵;玉红已是两眼通红,迎喜转身就骂:“又没死了,你哭啥哭!”
玉红捂住嘴就去准备晚饭了。迎喜在房里抱着娃,哄来哄去,芳芳看迎喜一点都不开心,也没敢说话;迎喜还没吃完,召集的车已到门口打喇叭了,迎喜赶快往嘴里硬塞了两口,就往外面跑。
一共四台车从村里出发,往四面扩展,先找附近,主要找的地方有大渠,沙河,灌溉渠道,有村落的地方挨家挨户的去找,逢人就打听,往北的车,就那红柳村秦家寡妇家为主要线索,结果上去打听,秦寡妇年前就搬去县城附近住了,没在村里了,去找的人还详细打听了在县城附近的哪个地方,有没有电话,如何才能找到等信息。找到晚上九点多,天已黑,微弱的月光指引这大家在赵尕爷家集合了。四路人,各自汇报着收集来的信息,根据迎喜向大家描述老赵走时的情景,说要去县城了个心愿,大家一致把动向指向了红柳村秦寡妇家,迎喜对这样的分析满嘴辩解,绝对不可能。其他人倒是分析的头头是道,后来因为迎喜坚持自己的说法,别人都没在往下说,这一切都要交给赵尕爷来定夺明天的寻找计划了。后来,赵尕爷打发大家先各自回家,明天早上九点集合讨论;就这样大家都回家去了。
当迎喜回到家,门口停了几辆农用车,进院子看堂屋房间里灯亮着,原来是亲戚们听说老赵好些天没音讯后都赶紧赶了过来,想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周家人来了,张家人来了,松山泉王家人也来了,明天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人来。迎喜给大家详细的说着晚上找人打听到的事,聊着就聊起红柳村寡妇家,迎喜说这不可能的事情,但也算是一个线索吧。明天早上去赵尕爷家开会,估计会走的远一点去找;一帮亲戚在迎喜家攀谈到了大半夜,近的就回去了,稍远一点的就住在这里。
第二天一早,玉红很早起来就烧火做饭,七点多,全部人就吃上早饭了。不管是不是亲戚,都一起去了赵尕爷家里,听取所有人的意见,还不断的问询详细的情况!其实赵尕爷早已准备好,大家到齐后,开始安排工作,就老赵家所有能想到的亲戚全部都跑一遍,这次不是以红鞍村为中心,而是以县城为中心开始。红柳秦寡妇家的这条线索做为主要线索,赵尕爷亲自上门去找,分头行动,全部人员晚上六点在县城刘家饭馆子集合。如果没有任何音讯,当天晚上就去公安局报案。此事重大,不能耽误;迎喜和家里来的所有亲戚一起直奔县城,多方亲戚全部带信打电话,能搜到的地方全部搜腾一遍;大家对赵尕爷的指示全部响应,即刻出发,一分钟也不耽误。
到县城后,亲戚们没别的地方去,只有周化水家的地方最大,全部人就往那跑了。周化水听到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不断地回味着最近一次见到舅舅老赵的场景,大家都觉得有点伤感,而迎喜看到这样的场面就有点脾气爆发的势头,他觉得他爹是冻不死、饿不死、生病也不会死的人,怎么这一下说没就没了呢?而亲戚们的想法相反,这正月的天,晚上出去不注意,栽倒就完了,冻不死,四肢也会冻得坏掉的。隔壁村的一个人,前些日子晚上去别人家喝酒喝醉了,半夜跑一个草圈睡了一晚,第二天人活着,四肢冻死了,后来全部截肢了,活着还不如死了呢!眼看这事情不轻巧,周化水陷入了沉思中。等一会问迎喜:“你手上有钱没?”
“哥,干撒呢?我带了几百块钱。”
“我给你拿上两千块钱,你跟着我一起去买个手机,把卡办上拿着;这种事情,随时都能联系到你才行呢!”
“行哩!哥,这钱就算我先借上吧!”
“先不说这个,后面你不用了还我手机也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