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望天涯 第二一八章 怀溪渡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三 望天涯 第二一八章 怀溪渡 (1 / 3)
        十月秋收,一望无际的麦浪在微风吹拂下如潮水涨落。

        西去十五里,便是金兰江北段的怀溪渡。

        金兰江发源于位居西北的羌国,但在马氏一族统治下的羌国,文化习俗与中原各国大相径庭,尤其与大荒正位的大唐差异更大。

        在其发源地,这一水系尚不发达,故此羌人称之为怀溪,盖因此水系发源之地正在当朝皇后怀氏祖地。

        羌国千年传承,马氏称王则怀氏为后,从未有所变化,俨然已经成为了羌人的一种认知。

        这时节,正是金秋尚好,沿路都是一片丰收景象。

        羌国原本不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立国之初,羌侯乃是大唐开国功勋,最善统帅骑兵,其麾下铁骑所到之处挡者披靡,而今大唐铁骑的训练之法,相传便脱胎于羌侯的练兵之法。

        后大唐皇室声威逐渐衰落,传了没有几代,羌侯便即自立为王,对中央之地虎视眈眈起来,其余各国也先后称王,才有如今七国争锋的局面。

        但大唐终究上承帝脉,六国虽心思各异,却也没有哪一家真敢正面挑战中央帝王的威严。

        随着各国政治形势逐渐稳定,羌国先代羌侯就极富长远眼光地开始大力在羌地推行农耕,而今千年以降,虽然西北马羌的骑兵仍旧傲视六大诸侯国,但农耕产业也甚为发达起来,而今丰收季节,四野皆是一片金灿灿的颜色。

        一辆马车从北方驶来,马车简陋,只一匹马拉着,还有一匹空身跟着跑,想来应该是赶长路,用来替换马力的。

        车夫位子上坐着一个脸色蜡黄的年轻人,瞧他形容猥琐,倒有三分像是难民。

        此刻那车夫赶着马车,不紧不慢地一路驶来,到了左近大港镇,便寻了一处弼馆,将空车兑了些银两,只牵着两匹马,载着老大一堆行李自去投店吃饭。

        入得此地一间小小食肆,小二见此人背上缚着老大一个被卷,又提着两个大包,便似逃难的难民一般,心中先自有些鄙夷。

        但此人虽一身风尘,却行止有度,目光锐利,他也不敢过于造次,便即懒洋洋地上前招呼。

        黄脸少年找了张角落里的桌子,将行李放在一边,小心翼翼卸下背后的被卷抱在手中道:“先来三斤牛肉,两张大饼,再做一份清蒸蟹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