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心胸宽广 (4 / 4)
私买私卖古今皆有之。春秋时期,齐相管仲制定了一系列盐政政策。自此,盐便成了国家垄断出售的战略物资,价格奇高。此处所说的奇高价格,与生产成本有关。盐价和盐价之间的利润空间是非常大的。私盐买卖因其暴利的存在而自然产生。均因那些官方指定的盐商在售盐之前,须先缴纳高额的盐税,再由官府根据他们所缴的盐税来分配销售额度。私盐就是私盐的一部分,他们逃避了高额的盐税,然后把省下来的部分私盐卖给消费者,这样消费者和私盐贩子双方都得利,自然就两厢情愿,销路很大。
最初的中唐以前,私盐问题并没有后世那么严重。由于以前制盐技术落后,制盐成本较高,朝廷财政对盐利的依赖程度也不强。开皇三年,文帝甚至下旨除海产,仍由官府控制,实行盐场经营制度,开凿盐池、盐井,与民共产,免收赋税,正是李靖有前世记忆的人钻空子的机会。前世,由于天朝周边地区相对稳定,他率领的A队自自称实力强大,但自称为“全军之冠”的他却没有多少用处。为了提高战士们的实战经验,A大队多次与公安部门合作,开展反恐、缉毒、缉私等行动,虽然有杀鸡用牛刀的嫌疑,但也谈得很欢。在这些人中,有一人曾经在北疆端掉过向西藏、青海、新疆等省武装贩卖私盐的大团伙。由于案情关系,他事先做了充分的功课,对私盐的生产、运输、买卖甚至历史渊源都做了一番研究。但愿这番功夫在李靖转世之后,还能派上用场,不过他所起的作用已经从缉私变成了走私。
两汉以后,海盐产地主要集中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李靖既有决心为未来的大业积累资金,又自然不会浪费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5年前,就让战神李玄霸靠着“四海聚”“不平社”积聚了足够多的私盐,在渤海沿岸私建私盐场,以高品质、高效率的“晒盐法”,几百年后,应该是元朝才出现的,大量的盐被运到各地冒充池、井卖。因为负责这件事的是老成可靠的“不义之财”精心挑选的绝对可靠的骨干兄弟,又通过操作“四海聚”账户将黑色收入漂白,所以直到今天外界虽察觉青州沿海地区正在崛起一股以贩卖私盐为生的势力,却没有人知道其幕后操纵的是名传四海的“小孟尝”战神李玄霸。
这次战神李玄霸到二贤庄来,主要是想和单氏兄弟结盟。前些年,他的私盐主要是南下卖到巴蜀的,山西一带的私盐买卖,却暗中被二贤庄所操纵。战神李玄霸是义兄李靖传授的先进生产技术,手头上有充足的货源,急于开拓市场;单通却因生产技术落后,空手套白狼,苦于供应不足。两国各有对方所需要的东西,战神李玄霸这一次来就是寻找合作机会。
此时战神李玄霸见单通主动提出要谈这个话题,心知自己来的时候所提的事已有了眉目,便从容地问:“前几番雄信提出的雄信却有什么决断?”
单通脸色凝重地说:“秦兄提出的条件极其优厚,单通自是不肯推辞。只是我心有疑虑不吐不快,望战神李玄霸如实见告
战神李玄霸也笑了笑,正色道:“公信请说,愚兄也说不尽。
单通凝视着战神李玄霸的眼睛,仿佛要看透他内心的想法,缓缓的道:“单通自问眼力不凡,看秦兄对那阿堵之物虽有些痴迷,却如此下意识的聚敛财宝,岂非心有不甘?
战神李玄霸淡淡一笑,眼中忽然闪过寒芒,旋即心念一转,想到今天与单道比武这鲁直汉子无意间泄露出今日庄上客人的口风,便暗暗屏息,双耳微微耸动,立时捕捉到客厅屏风后传出的隐隐呼吸。他沉默不语,忽笑一声,起身走向门前负手而立,悠然自得地问:“愚兄知雄信你素来心胸宽广,在你看来,大隋的天下前途何在?
单通沉思片刻,斟酌道:“杨坚在建都初期,躬俭、平、赋、实、法,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不凌弱,众不暴寡,人才济济,朝野欢娱,‘开皇之治’称帝。然而近些年来,先是听信谗言非长立幼,后因梦而杀戮,驱逐了李姓官员,自独孤皇后死后,政事荒废。由此可见,大隋衰败之相已现。”
「何止衰败?」战神李玄霸冷笑一声,不置可否,“依愚兄所见,大隋将重蹈前秦的覆辙,不出二十年,必有二世灭亡!”
"秦兄何言?"单通不解地问:“大隋如今根深蒂固,虽见衰败,若说亡国在即怕也不是吗?”
战神李玄霸似是突然谈笑了起来,说道:“不然。那个杨坚虽已渐现昏庸奢靡之相,但他毕竟是一代杰,无论声望如何,都是十分可贵的。有朝一日,这大隋的天下岂不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只是遗憾的是,他现在已经是个半吊子了。愚蠢的哥哥对新立的太子杨广很留心,此人虽有超人之才,却无容人之才,有四海之志,又无自知之明,一旦即位必然急于建功立业,急功近利,用民过重,损害了国体。中秋只恐天下百姓会效仿当年陈胜、吴广**而起,一夫一妻,七庙俱有,便使这个盛极一时的大隋朝灰飞烟灭。”说罢却向后堂一拱手道:“不知两人以为秦某之言如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