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心胸宽广 (1 / 4)
但五空老和尚所关注的,却是这首诗所包含的禅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原本没有什么东西,哪里惹了尘埃……”把这首诗在口中反复低吟两次,许多困扰了多年的佛理禅机之谜终于迎刃而解,心旷神怡。此时,李靖向李靖深施了礼,叹息道:“惭愧!他参禅几十年,却没有见过李施主的须臾之悟。这首诗令老衲如痴如醉,以后若有幸能领悟我佛的妙理,就尽拜他今日的一句话吧!
李靖急忙拱手还礼:“在下胡说八道,岂敢当大师谬赞!”忽见旁边又有李渊将宣纸铺上,便问:“李大人……”
说着,李渊笑了笑:“逍遥却不可厚此薄彼。”把一支蘸了墨水的狼毫交到逍遥手里。
卜算子,咏花
风雨同舟,春暖花开,雪花飘来。
已经是峭壁上的百丈冰,犹有花枝招展。
娇俏不争春,只为春来报。
山花烂漫的时候,她在树丛里笑。
在借宿的禅堂里,李渊夫妇和两个儿子围坐在一起,欣赏着李靖写给他们的这幅字画。
李靖题写了毛太祖的《咏梅》,用的自然是他自己也很熟悉的“秦体”字。
窦氏望着满纸横飞的铁画银钩,由衷赞叹道:“古人写梅,或哀怨,或颓唐,或隐逸,或孤傲,李恩公却能一扫而光,创造一种风景画气象,咏它沐浴寒风,被冰雪所覆盖,仍保持着美丽坚贞的傲骨,铮铮铁骨,不屈精神跃升,其意何在呢?
转身对李渊笑道:“夫君,看来恩公是个心地善良的人。这句话是他送给你的,他的意思是劝你不要为一时的失意而烦恼,当效词中的寒梅,不屈不挠,风雪严寒,待时节运转,自有傲笑百花的日子。”
李渊颔首道:“夫人说得很对,为父必不会辜负逍遥的一番勉励。这次虽被小人谗害贬到太原,但还没见有鸟归山林,鱼死网破,我定要励精图治,做出一番成绩,决不能让我的李家就此没落!”
李世民又叹道:“世民本以为词曲不过是胡夷里巷之曲,只与优伶乐师合唱,不料在李大哥的笔下,竟能如古风一般咏志抒情。这样的才情,真叫人羡慕。”
说着,门外家丁来报:“禀老爷,五空大师携弟子柴绍来拜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