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对魏征下功夫?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 对魏征下功夫? (2 / 3)
        魏徵闻言回答说“以为陛下望的是献陵,原来是昭陵啊!”

        李世民听后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只顾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亲。

        于是便哭着下令拆掉了层观。尽管李世民这样追思妻子的行为是违背礼教传统的,却是一个天子的真情流露。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

        魏徵告诉李世民当初隋炀帝杨广曾在此让附近的百姓上贡,贡品吃不完就扔掉,十分浪费!

        贞观十二年(638),礼部尚书王珪上奏说:“三品以上的官员在路上遇到亲王,都下车,违反法度来表示恭敬,这违背了礼仪的标准。”

        李世民言道:“你们自己的地位都尊贵,就轻视我的儿子吗?”

        魏徵进言说道:“从古至今,亲王列在三公之下。现在三品都是天子列卿和八座之长,为亲王下车,不是亲王所应当受的礼。”

        “求之于旧例,又没有可以作为凭证的依据;施行于现在,又违背了国法。”

        李世民言道:“国家所以立太子,是准备他做国君。然而人的长短,不在老少,假如没有太子,那就依次立太子同母的弟弟。”

        “这样说来,怎么能轻视我的儿子呢?”

        魏徵言道:“殷代崇尚质朴,有兄长去世其弟即位的礼义。”

        “自周以来,立太子必定要是嫡出的长子,以这杜绝各个兄弟的私念,堵塞祸乱的根源,这是国君应当十分慎重的事。”于是李世民同意了王珪的奏言。

        贞观十二年三月丙子,李承乾的嫡子李象出生,因为皇孙诞育之喜,唐李世民诏令天下见禁囚徒都降罪一等。

        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後者,各加勋官一转,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于东宫。

        李世民对侍臣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辗转奔波于乱世,这是房玄龄的功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