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想象之中的李孝恭! (2 / 3)
但李孝恭由于连战告捷,错误地估计了敌人的力量,没有听从他的劝告,遂命李靖留守军营,自己率兵出战。
果然不出李靖所料,双方一交战,孝恭军大败,即逃奔南岸,损失很大。
文士弘获胜以后,即纵兵四出抢掠,兵士肩扛手提,多有收获。李靖见敌军队伍大乱,遂不失时机,迅即指挥唐军出战。
文士弘军一时难以收拢,措手不及,结果被唐军打得落花流水,被杀及溺水而死者将近一万人,获得舟舰四百余艘。
攻下夷陵之后,李靖又马不停蹄,率轻骑五千为先锋,直奔南梁都城江陵,李孝恭率大军继后。
李孝恭带领大军继续进攻,李靖又击败萧铣的骁勇大将杨君茂、郑文秀,俘获士卒四千多人,攻克江陵外城,接着又占领水城,缴获了大批舟舰,解开战舰放于江中。
诸将说:“所获船舰应当为我军所用,弃船就会资助贼寇,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孝恭说:“萧铣的辖境,南至岭表,东达洞庭,地势险要战士众多,如今萧铣沿江镇守将士众多,如城未攻下而援兵到来,我军就会内外交困,舟船虽多,又有何用?”
“如今萧铣已败,不会马上进兵,往返打听情况,就可延缓其救兵,那么我军就能顺利地攻下江陵了。”不久萧铣救兵到达巴陵,见空船,果然迟疑不进。
萧铣自度救兵难于急至,就对属下说:“天不助梁,数次亡国。
如果战至力屈而降,唐军必因军士死伤而大杀城内百姓。怎能因为一人之故而使百姓遭殃呢。城池还未被攻拨,我先出降,可能会保全民众。
众人失我,何患无君!”于是他亲自巡城下令投降,守城军士都号哭不已。
萧铣祭拜太庙后,率官吏赴李孝军门请降:“当死者惟有我萧铣,百姓无罪,请勿杀掠。”李孝恭把萧铣用囚车送至京师。
李孝恭平灭萧铣后,被拜为荆州大总管,岭南四十九州皆望风而降,李渊大喜,任命他为荆州大总管,下诏画工图其击破萧铣之状以呈进朝廷。
李孝恭治理荆州有方,大力开置屯田,创设铜冶,以便利百姓。
不久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那时岭表地区还未平定,他便分别派遣使者抚慰,其投诚归附者有四十九州,使朝廷号令畅通于南海之滨。
武德六年,杜伏威的部将辅公祏反唐、杀王雄诞、率部占湖州。孝恭率兵前往九江,李靖、李勣、黄君汉、张镇州、卢祖尚全都受他指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