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5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6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5 / 7)
        因为裴寂、刘文静和李世民一样,都是促使李渊晋阳起兵的最先三只火把。

        刘文静,男,陕西武功县人,长相俊美多谋善断,是前朝大隋的官二代兼“烈士之后”,他的父是大隋一品大员且死于半岛战争。

        按说,这样的青年才俊“官二代”应该受到朝廷的特别培养。

        可惜,在杨广手下,只是做了个晋阳县令的小官。

        裴寂乃是山西临猗人,姿容俊伟,是前前朝北周的官二代其父是省部级,十四岁参加工作,杨广时期任晋阳官副监。

        晋阳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场所。

        晋阳官始建于东魏武定三年,本是北魏权臣高欢,北齐国的奠基者的避暑之所。

        杨坚立隋后,晋王杨广便开始整修晋阳官并把此作为父皇的一处行宫。

        等到杨广登基之后,晋阳官就成了他自己的行宫。

        这一下,晋阳官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不仅大规模重建而且设立了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晋阳官监。

        山西作为杨广的“发迹之地”,很受杨广重视。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六百一十七年,杨广提拔姨表兄弟李渊为太原留守兼晋阳官监,负责“龙兴之地”的一切军政大事。

        所以,这时的李渊和裴寂、刘文静之间,便产生了历史的交集。

        如果按职务算,兼任宫监的李渊是正部级,任副宫兼的裴寂起码也是个副部级待遇;而刘文静呢,还是个县处级,撑死了是副厅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