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1 / 3)
“世人皆醉我独醒,朕修建京杭大运河的初衷岂是你们这帮庸俗之人所理解的,朕做的乃是惠泽万代的伟大之举!”在隋炀帝杨广的心中,修建大运河只是弊在当时,功在千秋!
其实杨广说得也不无道理,南北朝时期的华夏大地处于一个混乱割据、各国相互攻伐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臣弑君、子弑父发动政变的事件层出不穷,上演一部部宫廷政治大剧。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
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结束了纷乱的隋朝表面上虽然统一,但是长达数百年的分裂与混乱所导致的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分歧并没有统一,暗流涌动。
当时的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被称为五大门阀,这五大门阀大多有着千年的历史,底蕴深厚,掌控者政治、文化、经济的一大部分势力,左右朝廷政局,称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一大隐患。
此外,还有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汉化后形成的门阀,包括独孤阀、宇文阀、慕容阀以及宋阀。
隋帝杨姓,本身就是一个崛起于东汉的著名大姓——华阴杨氏。
看似已经统一了隋朝,却处处掣肘与各大门阀,不得不相互妥协,勉强达到了一个稳定统一的局面。
而在经济文化上,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分裂,使南北双方各自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南方在经过数百年的开发之后,已经成为了隋帝国的经济中心,是全国的产粮中心。
定都于长安的隋朝,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进犯,在边境地区驻守了大量的军队,所需要的军粮单靠北方是难以支撑起来的。
所以解决军队用粮,以及消除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形成的认同上的差异就成为了一个隋朝统治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仁寿四年(604年),已经被立为皇太子的杨广在仁寿宫发动政变,毒死了卧病在床的隋文帝杨坚,后又赐死了已经被贬的废太子杨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