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完颜蓝雅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5章 完颜蓝雅 (2 / 3)
        吴激认真说道:“太宗皇帝既然号召金朝皇室和女真、契丹等民族都要学习我们的中原汉语,那么,大家就必须按照汉人的文化习惯和日常习俗来称谓、说道,啥叫公主?皇帝的千金才叫公主,而皇帝的姐姐、妹妹要么叫长公主,要么叫郡主,否则就会混淆了辈份,杂沓了尊卑,与汉人的习俗格格不入。”

        “吴大人说得在理,可皇兄不懂装懂,将他所有的妹妹都叫公主,所有的女儿皆唤帝姬,还不许人家评头论足。”

        吴激不由自主地轻声言语:“太宗皇帝还真是犟拗,这帝姬的称号为徽宗时期的权臣蔡京首创,人家汉人皆因靖康之难,对此号避犹不及,现已被建炎新朝的高宗皇帝给废除了,可太宗还把此般称谓当个宝贝,将自己的女儿唤作帝姬。”

        完颜珠花像似遇上挚友、知己,她全然已忘却自己还处于“当大事”的悲痛之中,面对吴激,她感动叹语:“还是吴大人有心有肺,在我完颜珠花失去了丈夫,儿子修斌没了父亲的悲戚时刻,能够携带着自己岳父生前的书法精品来慰籍我们万分可怜的女真母子,实为有心有意且有良知的金朝汉臣。”

        吴激随即将《临沂使君帖》慢慢展开。眼瞅着纵横洒脱、跌宕多姿的《临沂使君帖》,完颜珠花感叹道:“《临沂使君帖》为吴大人岳父米芾先生写给临沂使君的信札。此帖前二行‘芾顿首。戎帖一,薛帖五上纳,阴郁,为况’以行书写出,将要言之事交代清楚,书法的实用性当见一二。第三行‘如何芾顿首’,第四行‘临沂使君麾下’转为草书,连绵恣肆,沉着痛快。全篇可见,不同书体将信札分作两部分,信札格式又将同为草书的第三行与后一行予以区分,打破平均之势。此帖是米芾先生行书与草书的完美结合的完美之作,前两行墨色浓淡跌宕,字距紧结无所连带;后两行虽字字连绵,却能给人无限的舒畅和快意之感。”

        “哇塞,郡主居然对我吴激岳父米芾的书法作品了解得如此通透、彻底,简直就是草、行书法的行家里手,令在下佩服不已……”

        “过奖了,我完颜珠花对中原文化确实着迷,可对汉人的书法却没有过多的研究,对吴激大人,那是因为本人的职责所在,你虽说是个汉人,但更是我们大金朝的官员,我们当然要对你吴大人的家庭情况有所了解,因而也包括了你吴大人岳父的书法作品。”

        “理解、理解,郡主乃大金朝的女中豪杰,不但掌管了金朝的禁军,还收集国内、国外的情报头头,但让下官迷惑不解的是,您乃大金国驻大楚皇朝的最高行政长官,各个部门及队伍都有自己的暗探、耳目,怎么就发现不了大楚皇帝张邦昌和太后孟氏有反水叛逆的事前征兆?”

        没想到,完颜珠花却突然间大笑了起来,这笑声足以让吴激大人忐忑不安且心惊胆寒。

        见吴激大人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颜珠花又随即收敛起笑容,肃然言语:“其实本郡主为有这一天的到来,已经准备了好久,好久,不是我嫌弃自己的祖宗,女真人和契丹人皆一样,是马背上生活的游牧民族,他们强悍的性格,可以把别人的江山抢夺过来,可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太难,他们没有自己的先进思想和固有文化,就连个称呼,都要照着汉人的习俗来呼喊、叫唤,我完颜珠花是个女人,即使再有本领,也做不成什么像样的大事,因而,我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好了,点到为止,说多了,怕是要……”

        吴激对此,已是很感谢郡主了,他怎么也想不到,郡主会跟他一个汉人说这些密事,难道她是需要我吴激的帮助,以成就她心中的梦想……吴激正想开口告别,可郡主却向他询问道:“吴大人的妻子米粒还好吗?你的姐姐吴丹现在怎么样?”

        “郡主又是如何知道下官的内人米粒和家姐吴丹的?”

        完颜珠花微微笑语:“在你们的宋地,至少有本郡主上千人的细作、探子,其实你今天不来找我的儿子邱修斌,我也会想尽办法去接触你吴激,要接触你,那是因为你对本郡主有很大的作用……”

        吴激讶异道:“我只是一个金朝的汉官,恐怕很难帮到郡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