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倔强脾气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章 倔强脾气 (1 / 2)
        且说,宋徽宗虽然擢升了李纲为太常少卿,但却迟迟不授予他任何的兵马权力,然而,金国完颜宗望的大军已经来到了黄河岸边,在吴敏、蔡攸、张邦昌、高俅等人的劝说下,徽宗皇帝只好让李纲大人带领汴梁军民抵御金敌。

        李纲面对着宋徽宗长叹道:“现在恐怕是来不及了,下官听人说,皇上都准备好龙船,即将南逃跑保命要紧,既然皇上是急着走人,何不把军政大权全都交到太子赵桓的手中?只有这样,太子赵桓才能号召军民奋力抵抗,才能保住京都汴梁,大宋王朝也才有一丝生存的希望。”

        “朕不是让太子赵桓监国了吗,你李纲还想要朕怎么样?”

        “监国不行,名不正,言不顺,李纲预估金人还有十天的时间,才能到达这京城汴梁,只有让太子赵桓提前登基,成为大宋朝王朝真正的皇帝,他才能带领大宋的将士们奋勇杀敌。”

        此时,太学院院长兼翰林学士吴敏悄悄地来到了宋徽宗赵佶的身边,他极为轻声地缓缓说道:“就听他李纲的,保住赵氏的江山还更加紧要,退位也没什么不好,什么事都让自己的儿子解决、担当,您皇上还落得个轻松自在且芳名远扬……”

        徽宗也凑近吴敏的耳旁,细声言语:“不是朕不舍得放权,是桓儿当年说的话太伤人,至今还是言犹在耳……”

        “皇上就别跟自己的儿子较劲了,事都过去忒多年,大皇子赵桓已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太子,三皇子赵楷也牢记母亲生前的切切嘱咐,不再提及太子一事,心甘情愿地当好自己的郓王……”

        “朕还真是对不起楷儿,算了,日后闲余之时,朕再和你吴敏详细谈谈。”

        “皇上,这件事我吴敏全都懂,着实不能责怪两个皇子,要怪就怪那些挑拨是非的奸臣、逆贼,是他们让皇室兄弟阋墙、互残……”

        “好了,你吴爱卿所指何人,朕的心里都已明了,但有些秘事,毕竟还是皇室自己给泄露的,希望元祐孟氏的小太监郭东桓一事要永藏心底,一旦泄露,有损他的威信。”

        “皇上放心,臣吴敏一定会将皇室的秘密永藏心底。”

        此时,门外挤满了京城的将士和太学院的师生,吴敏哪敢多言多语,连忙询问:“皇上又可否答应他李纲的请求,让太子赵桓登极大位?”

        见外面群情激愤、咆哮如雷,宋徽宗只好点头,答应明日在朝堂会上宣布退位。

        晚上,李纲对吴敏说:“徽宗并没有答应吴院长,他请退之后当的究竟是什么皇帝,只有当个太上皇,权力才有可能真正交给皇太子。”

        吴敏笑曰:“算了,赵佶毕竟是个皇上,我们可不能把他逼得太急,明天的朝会,他赵佶愿意说自己是什么皇帝,那就是什么皇帝,你李纲可要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否则,一定会成为宋皇室残酷斗争的牺牲品,历朝历代不乏这样的事例……”

        “否则什么?没有一个思想坚定的皇室强人来领导抗金,大家都会死于乱刀之下,我李纲与其死于乱,还不如死于国,倘若明天徽宗换个名字还是皇帝,那么我们的大宋朝廷就会有两个皇帝,徽宗最后还是会以父权来压制皇太子。”

        吴敏觉感觉李纲的分析很有道理,可他又觉得自己实在开不了这个口,于是,他晚上只是到太子赵桓的东宫去坐了一下,十分婉转地表达了一下李纲的意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