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儿女亲家 (2 / 2)
因李夔是黄履的外甥,黄履又与改革先锋章惇大人的关系笃厚,因此,黄履便让李夔随在章惇的身边,神宗去世后,章惇与王安石一样满腹才华却空无用场,只能回到家乡浦城养老,李夔也自然受到很大的冲击,被朝廷派往西夏保家卫国,或许是同病相怜,或许他们都有个长辈是黄履,两人此后配合默契,抵挡住西夏人的多次进攻,因黄履大人是吕惠卿的岳父,故而他们商定,将来定成儿女亲家,为此,两人还做了个儿女订婚的简单仪式。
高太后逝世,成年后的哲宗亲政,他大胆启用被祖母打压的革新人士,章惇很快被任命为大宋朝的一品宰相,章惇虽让李夔升为京都之官,却不让吕惠卿有所作为,只是派出个年轻的宗泽将领接替了李夔的军事职务,以协助吕惠卿保卫军城延安。
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年轻有为的宋哲宗就仙鹤离世,而皇后孟氏遭人陷害,掉进了谋杀公主的诡案之中,向氏从此大权独揽,她将十分孝顺的端王赵佶扶上了帝王宝座,先前那些反对端王登基的大臣纷纷落马,首当其冲的就是宰相章惇。李夔则是性子太急,不等朝廷将他贬谪何处,就向太后辞职,回家乡一都种地、砍柴。
赵佶掌权后,他找了个借口,撤掉了新党领袖章惇的一切职务,而那些旧党人士,趁着章惇无权时刻派出了武林高手,将他杀死在回乡的路上。
成为宋徽宗的赵佶,采用两面手段,等处理完章惇之后,又把章惇身边的人一个个都给扶了起来,黄履是章惇的铁杆好友,宋徽宗不但没把黄履先生怎么样,而且还恢复他原来的职务,可黄履受好友章惇的委托,为其保管兵书《松经》,并寻找、研究且能熟练掌握兵书《松经》诡秘之能人。
徽宗见黄履去意已决,再看他年龄很大,便让他享受大学士的特殊待遇回乡养老。
得知岳父大人返乡养老,为了与之前自己与李夔的儿女婚约,吕惠卿便让夫人沈贤秀带着女儿吕慧和黄履一行一同回到了黄履的家乡邵武。
黄潜善、李纲、吕慧皆为黄履先生的亲人,当然在教育、教学方面对他(她)们也是有所倾斜,可自从黄履让他(她)们三人写了一篇《忠臣与良臣》的议论文章之后,黄履的心中才渐渐失去了平衡,开始有所偏颇。
李纲的文章强调“良臣”比“忠臣”重要,既要替皇帝排忧解难,又要为百姓多做益事的朝中大臣才配叫良臣;而黄潜善则着墨在忠臣的“忠”字上,哪怕是愚忠,他也持之以恒,永不反悔;吕慧写的都是一些自然科学对人类和社会的作用,她所承载的是外曾祖沈括的衣钵,希望能用自然科学来改变世界,她还列举了张衡、毕升以及自己的外曾祖。
黄履从黄潜善和李纲的文章看出了两人的不凡文采,同时也为日后师兄弟的仕途之路而担忧、生虑,他在自己逝世之前拉着李纲和黄潜善的手说:“良臣一定比忠臣重要,希望你们师兄弟将来相互提携,互相关照,切莫勾心斗角,你倾我扎,一定要为强国富民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黄履最后还告诉黄潜善,李纲和吕慧的父亲早有儿女婚约,希望以后他和吕慧以师兄、师妹相互对待还更为妥当,黄潜善含着热泪,万般无奈地点头同意,黄履随即拉着三人的小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世。
其实,吕慧早在他们师兄弟之间有了自己的抉择,她喜欢二师兄李纲的生性率直,对于自己的观点从不隐瞒回避,待人也诚恳、真切,和他一起,可让人放心,初见他时,吕慧便心似鹿撞,难以自己。
而对大师兄黄潜善,吕慧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也不会有什么格外的心跳,虽然他也和李纲一样仪表堂堂,但她总是觉得大师兄有点虚伪、做作,可真要她具体说出是哪一点,吕慧又沉默半天,道不出一个所以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