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九五之尊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九五之尊 (1 / 2)
        既然吴敏大人都无能为力,那龚自生老板可就真的太危险了,怎么办?除了吴敏没有哪个大臣会答应帮忙的,嗨!求人还不如求自己,想此,李纲不等太监灵宝通报便直接闯进了钦宗皇帝的福宁殿。

        “李爱卿一定是有什么急事、大事,故而不等传召,你人就闯进了福宁殿。”

        李纲跪地道:“此次御敌的完胜,虽说有汴梁军民的团结一心和同仇敌忾,才使得金人不能轻易破城,但若没有邵武铁军偷袭金人的供给部队,恐怕京都**与金寇的对弈,还要相持着好一段的时间……”

        钦宗一边扶起李纲,一边郑重其事地缓缓说道:“李爱卿就快点起来吧!邵武铁军助京都军民保卫战一事,朕也有一些耳闻,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龚自生身为铁军的元帅,就应当遵守铁军的纪律,又哪能没有得到皇上或是太上皇的任何旨意的情况之下就私自北上御敌解围?这种行为叫作什么,想必你李爱卿的心里也是清楚明白,不过,事要一码归一码,他龚自生带头违抗铁军的铁般纪律在先,接受处罚是一定要有的,但他所带领的铁军成功捣毁敌人的供给部队在后,给点奖励那也是肯定需要的,两者相互比较、互相衡量,再给予适当奖罚,这般处理的结果,你李爱卿又可否接受?”

        李纲一听,连忙点头同意,他随即谢恩,离开了福宁殿。

        在回家的路上,李纲暗自忖思:“钦宗皇帝也没有像吴敏大人所说的那样刻板、教条,他还是非常通情达理的一个大宋帝王,可吴敏是赵桓的门下侍郎,他对钦宗赵桓的习惯和脾气可谓是了如指掌,又怎么……唉!别想了,自从当上了这兵部侍郎,我李纲还没有好好地在家吃过一餐饱饭,睡过一晚的好觉。

        见兵部侍郎李纲走出了自己的福宁殿,钦宗便连忙让自己的心腹太监灵宝赶紧去传唤门下侍郎吴敏。

        吴敏刚要跪地,钦宗连忙拦阻道:“这使不得,使不得的呀,我赵桓是您吴敏的学生,又怎敢让老师来跪拜学生?那雷公神明可是不允许的呀!”

        “皇上,君是君,臣是臣,可不能因为我吴敏曾是皇上您的先生,就能随意乱了朝纲……”被钦宗扶起来了的吴敏院长,人还没站稳,他又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还真拿先生没有办法,不过,我赵桓有言在先,若是只有我们师生二人,先生就不必行如此大的君臣之礼,若是在……”

        若是在议事殿堂、公共场合,我吴敏才与其他臣工一样,行君臣大礼,皇上的意思可否如此?”

        “对,对,对,朕就这般意思。”钦宗点了点头。

        而就在钦宗皇帝点头的那一刻,当年与几个兄弟一起读书时的情景又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赵桓的眼前。

        徽宗当上皇帝后不久,便让几个大宋才子来教育和管理好自己的几个儿子。其中最有学问的大臣就数吴敏和宇文虚中两位翰林院的学士了。

        而皇子有:大皇子赵桓、三皇子赵楷、五皇子赵枢……可让人觉得奇怪的是,蔡京之子蔡攸,他又是怎么混进皇室学校来教学的?

        赵桓的母亲是惠恭皇后王氏,她于大观二年病死,为此,徽宗皇帝赵佶就把年幼的赵桓托付给了自己的贵妃显肃郑氏,贵妃显肃郑氏不久后也顺利地登上了皇后大位。

        宋徽宗为什么会选择让显肃郑氏来代管大皇子赵桓,其原因,一是惠恭皇后王氏出殡的那一天,她哭得最为伤心,就在皇后王氏的棺椁要起驾之时,显肃郑氏不顾自己的性命,一个劲儿地往皇后王氏的棺椁棱角上使劲撞去,结果额头撞出了许多的鲜血,显肃郑氏也随即昏迷了过去。二是显肃郑氏的命太苦,十月怀胎生下个二皇子赵柽,结果还没有满周岁,儿子赵柽就早殇离世。三是显肃郑氏的父亲郑绅,最初为直省官员,是属于根正苗红的那类家庭。

        而三皇子赵楷的母亲则是懿肃贵妃王氏,王氏和郑氏皆为向太后的贴身侍女,向太后在临终前将自己最为中意的两个侍女交给了徽宗皇帝赵佶,向氏希望佶儿能够多多关照服侍过她的这两个女人,郑氏的履历是明明白白且能歌善舞,还写得一手好字,是徽宗皇帝的最好帮手,而王氏的履历,却不清不楚,虽说她聪明伶俐、琴棋书画样样皆通,但懿肃只讲自己是山东郓城人氏,可让人奇怪的是,郑氏却不怎么得宠,倒是这个履历不明不白的王氏却赢得徽宗皇帝的无比青睐和万分欢喜,更为重要的是,懿肃贵妃王氏生下来的儿子个个都伶俐可爱且冰雪聪明,样貌也像极了徽宗皇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