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丙午之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0章 丙午之耻
        神行太保戴宗将建阳麻沙的邓老先生背至邵武的莲花山寨后,他又转而返至,跟铁军元帅龚宏宇和顶子山道姑薛贞莲等人合处一起,龚宏宇担心道:“朝廷已赦李纲大人无罪,但金人是不会让李纲大人顺利回到宋京都汴梁城的,他们一定是在李纲返京的路途中,布置好了武林高手,想要夺取李纲的性命,因而我们没有时间再回到铁军的驻地莲花山寨,而应快速西行,抢在金人禁军高手入川之前,接回力主抗战的李纲大人。”

        果然如龚宏宇所料,金人的禁军高手在公主完颜珠花的带领下,向着李纲的贬谪之地——重庆奉节疾奔而来。

        在龚宏宇一行人的护卫下,李纲快马加鞭地急赶忙赶,但还是无济于事,当他与龚宏宇一行来到了湖南长沙时,北宋朝廷已经灭亡。

        金人将宋皇室及其在京部分官吏和宫室的女人分两路押往金国。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之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太上皇的二十七子除康王赵构在河北没有被金人掠去,郓王赵楷早已失踪外,其余之人皆跟着太上皇赵佶和皇上赵桓一同被金人押去了金国。

        且说,当李纲被贬谪重庆奉节后,主战人士受到了皇室贵族和主和派官员的排斥和打击,当金人日月操练,随时准备南下攻宋之时,宋钦宗却听取了邱正和跟王老志的胡言乱语,说是金人前两次就被李纲领导的大宋**给打趴下了,不但损兵折将,还花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帛和马匹粮草,致使金朝国运不济,现在的金帝完颜晟只能号召军民休养生息,我们大宋不去攻打他们金人,那金人就是高山烧香,阿弥托佛。”

        “还别说,听了二位国师爷的一番精辟分析之后,朕还着实感觉太有道理,打仗打得是综合国力,金国人已是自顾不暇,他们哪里还有能耐跟我们宋国较劲,南下找死?”

        “皇上英明,为了不让金人产生怀疑,说我们大宋朝廷早有拿回燕云十六州的计划谋略,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边境纷争,皇上最好是要下道圣旨,以阻止宋国各地的勤王组织和民兵组织向都城汴梁靠拢,这些武将们个个都心怀鬼胎,万一有哪个将帅趁此占领汴京,重演宋太祖黄袍加身的这一出,那么,皇上您可就真的对不起自己的老祖宗了。”

        宋钦宗越发觉得邱正和的话在理,加上王老志的一番附和赞同,于是,赵桓便亲自拟旨,不许任何宋军向京城围拢,否则,视为抗旨不尊,违者轻则杀头,重则还要株连九族。

        完颜杲已向金帝完颜晟重新要来了攻伐大宋朝的艰巨任务,他要报仇,他要雪耻,于是完颜晟又让他当都元帅,并且以完颜宗翰为左副元帅、完颜宗望为右副元帅,时刻准备浩浩荡荡地向宋都城汴梁狠命扑来。

        金国公主完颜珠花将宋朝的一个又一个“利好”消息,传到了皇兄完颜晟的耳朵里,他喜颜逐开,自从宋军打败金国后,金国就没有休停地征兵练兵,时刻不忘进攻宋朝,他笑宋朝的皇帝个个都是忌贤妒才的昏君庸主。而今李纲被免,宗泽失去军权。加上钦宗等人又倡导所谓的“韬光养晦”的政策,忽略了大宋朝的军事和防务,主战派又一次跌至深谷,而现在就是金人报仇雪恨的最好时机。因此他还任命完颜杲为领都大元帅,其目的就是让弟弟有个雪耻报仇的绝佳机会。

        完颜杲自从上次战败之后,就引起许多大臣的诸多不满,大臣们纷纷上书金帝完颜晟要求取消他的“谙班勃极烈”称号,把兵权让给年轻人。完颜杲是个从不服输的人,他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攻讦和指责,强烈要求再次带兵征讨宋朝,完颜晟见他执着,勇气可嘉,就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完颜杲便潜心琢磨宋军的军事部署和兵力配置,尤其是李纲和宗泽的作战思想和用兵理念。为的是挽回自己的名声和影响。他要以灭宋的事实来回应金国青壮派的挑战,用灭宋的事实来证明自己依然宝刀不老。

        可没想到的是,金人根本就不像两个国师爷所说的情况那一般,他们连战书也不给宋帝下,一路所向披靡,不到十天的时间,金人东、西两路大军就在汴京的城下会合了。

        金军在攻下汴京外城后,精明的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并未急于要立即攻下内城,只是占领外城的四壁,不断进行佯攻恫吓,并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宋钦宗赵桓居然信以为真,急忙派太宰张邦昌到金营求和。金营的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对张邦昌说:“自古以来,有南就有北,两者不可或缺。只要答应割地,就可以议和休战,不过,宋廷必须请太上皇亲自前来商议签字。”张邦昌以为自己议和有功,高高兴兴回去奏报宋钦宗赵桓。太上皇赵佶没有这份胆量,赵桓不得已,无奈痛哭一场,只好以太上皇受惊过度、痼疾缠身为由,由己代父前往。

        闰十一月三十日黎明,钦宗率大臣多人前往金营,这恰恰中了金人的圈套。钦宗到金营后,金军统帅却不与他相见,只是派人索要降表。钦宗不敢违背,慌忙令人写降表献上。而金人却不满意,并命令须用四六对偶句写降表。钦宗迫于无奈,说事已至此,其他就不必计较了。国师邱正和反复斟酌,改易四遍,才令金人满意。降表大意不过就是向金人俯首称臣,乞求宽恕,极尽奴颜婢膝之态。呈上降表后,金人又提出要太上皇前来,钦宗苦苦恳求,金人方才不再坚持。接着,金人在斋宫里向北设香案,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以尽臣礼,宣读降表。当时风雪交加,钦宗君臣受此凌辱,皆暗自垂泪。投降仪式完毕,金人心满意足,便放钦宗返回。钦宗自入金营,备感屈辱,于无奈之下做了金人臣子,回想起来,悲痛难抑,不知不觉间泪已湿巾,至南熏门,钦宗见到前来迎接的大臣和民众,便嚎啕大哭。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毕竟还有众多臣民惦记自己的安危。行至宫前,他仍然哭泣不止,宫廷内外更是哭声震天。钦宗初赴金营,历尽劫波,三日后归来,恍如隔世。

        钦宗刚回朝廷,金人就来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这简直是漫天要价。当时汴梁孤城之中,搜刮已尽,根本无法凑齐。然而,钦宗已被金人吓破了胆,一味屈辱退让,下令大肆搜括金银。金人索要骡马,开封府用重典奖励揭发,方才搜得7000余匹,京城马匹为之一空。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钦宗不敢怠慢,甚至让自己的妃嫔抵数,少女不甘受辱,死者甚众。关于金银布帛,钦宗深感府库不足,遂令权贵、富室、商民出资犒军。所谓出资,其实就是抢夺。对于反抗者,动辄枷项,连郑太后娘家也未幸免。即便如此,金银仍不足数,负责搜刮金银的几位大臣也因此被金人处死,其他被杖责的官员比比皆是,百姓被逼自尽者甚众,汴京都城内是一片狼藉的萧条景象。

        尽管以钦宗为首的北宋朝廷如此丧心病狂地奉迎金人,但金人的要求仍没有得到满足,金人扬言要纵兵入城抢劫,并要求钦宗再次到金营商谈。钦宗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上次身陷金营的阴影尚未散去,新的恐惧又袭上心头,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此时,一些胆子较大的大臣怂恿钦宗前往,钦宗终究不敢违背金人的旨意,不得不再赴金营。

        钦宗到达金营后,受到无比的冷遇,完颜宗望、完颜宗翰根本不与他见面,还把他安置到军营斋宫西厢房的三间小屋内。屋内陈设极其简陋,除桌椅外,只有可供睡觉的一个土炕,毛毡两席。屋外有金兵严密把守,黄昏时屋门也被金兵用铁链锁住,钦宗君臣完全失去了活动自由。此时正值寒冬腊月,汴京一带雨雪连绵,天气冷得出奇。钦宗除了白天要忍受饥饿的折磨外,晚上还得忍受刺骨的寒风,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想着眼前这一切,心如刀割,泪如泉涌。转瞬之间,钦宗从贵不可及的大宋皇帝沦落为金人的阶下囚犯,其惨状的确令人同情。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与国师邱正和、王老志一手造成的。

        囚禁中的钦宗度日如年,思归之情溢于言表。宋朝官员多次请求金人放回钦宗,金人却不予理睬。靖康二年二月五日,钦宗不得不强颜欢笑地接受金人的邀请去看球赛。球赛结束后,钦宗哀求金帅放自己回去,结果遭到完颜宗翰厉声斥责,钦宗吓得毛骨悚然,遂不敢再提此事。

        金人扣留钦宗后,声言金银布帛数一日不齐,便一日不放还钦宗。宋廷闻讯,加紧搜刮。都城府派官吏直接闯入居民家中搜括,横行无忌,如捕叛逆。百姓5家为保,互相监督,如有隐匿,即可告发。就连福田院的贫民、僧道、工伎、倡优等各种人,也在搜刮之列。到正月下旬,开封府才搜集到金16万两、银200万两、衣缎100万匹,但距离金人索要的数目还相差甚远。宋朝官吏到金营交割金银时,金人傲慢无礼,百般羞辱。自钦宗赴金营后,风雪不止,汴京百姓无以为食,将城中树叶、猫犬吃尽后,就割饿殍为食,再加上疫病流行,饿死、病死者不计其数。境况之惨,非笔墨所能形容。

        然而,金人仍不罢休,改掠他物以抵金银。凡祭天礼器、天子法驾、各种图书典籍、大成乐器以至百戏所用服装道具,均在搜求之列。诸科医生、教坊乐工、各种工匠也被劫掠。又疯狂掠夺妇女,只要稍有姿色,即被官府捕捉,以供金人玩乐。当时吏部尚书王时雍掠夺妇女最卖力,号称“金人外公”。开封府尹徐秉哲也不甘落后,为讨好金人,他将本已蓬头垢面、已显羸病之状的女子涂脂抹粉,乔装打扮,整车整车地送入金营,弄得汴京城内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