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如鼓琴瑟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如鼓琴瑟 (1 / 2)
        父母去世后,邻居张德友就把朱道明接到了自己的家里住,将他和自己的儿子元儒同等对待,送进了麻沙私塾——“邓子学堂”。

        邓子学堂的教书先生叫邓办忠,他十分同情朱道明现在的处境,邓先生与朱夫子是兴趣相投的书伴诤友,二人常常为朝廷的时局面红耳刺、争论不休,邓办忠的表弟霍刚是笔架山的土匪大当家,表兄表弟时常暗中来往。

        过了三年,官至翰林学士的章惇大人回到了家乡浦城探亲,章晓田得知后连忙来到浦城探望叔父,章惇要侄儿除恶务尽,必须立即诛杀朱夫子的后代朱道明,否则,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幸好邓办忠在建阳衙门有人,得知消息后,他和学生张元儒连夜将朱道明送到了笔架山。

        霍刚同情朱道明,收他为自己的养子,可朱道明就是不同意,他誓要下山杀了仇人,最终还是霍刚应允替他雪恨,朱道明这才答应跪拜,当霍刚的养子。

        霍刚说话算话,当朱道明上山才两年的时间,他就带领着手下杀死了养子的仇人章晓田和游质斌。

        可霍刚也在建阳的潭山脚下中了县衙役的一枚毒箭,虽说笔架山的草药先生医术高明,可最终还是没有挽留住大当家霍刚的性命。

        临终前,霍刚嘱咐山寨的几位头人和山寨的师爷,要他们在自己死了之后,帮助养子坐上山寨的第一把交椅,众人一听,皆稀疏落泪,悲痛应许。

        可没过多久,朱道明就开始厌烦了一呼百应的山寨王生活,见兄弟们的日子实在窘迫,他就决定将大当家的权利暂时交由山寨的师爷,自己便独自来到了邵武洋塘。

        笔架山的土匪只与官家、恶霸作对,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不变规矩,朱道明当然也要遵守。

        他向山寨的众兄弟发誓,一定要在三年之内发笔横财,以解除山寨面临的困境。

        也不只知是何原因,这或许是缘分,或许是命运,朱道明竟然会和洋塘码头龚齐云的儿子龚自生一拍即合,于是,龚自生说服了自己的父母,带上了银子和朱道明一起来到了众商云集的苏州城。

        二人一起在苏州的繁华街上租了个店面,他们的生意兴隆且红红火火,对此,引起了其他商贸大户的憎恶、妒忌,几家大户联合苏州官府想方设法陷害他们。

        南方的竹笋、香菇、红菇、茶叶、莲子、绸缎……接连不断地运到北方,北方的人参、貂皮、鹿茸绵绵不绝地送往南方,这样来回赚钱,不久二人的腰包便鼓了起来,男人有钱不学好却专学坏,不久龚自生便开始三天两头地往苏州大街的窑子中跑,就这样他认识了“百花楼”里的一位弹琴艺女,名叫“花红”,这花红姑娘皎若秋月、秀色可餐,但她却弱柳扶风、病如西子,实在让人爱怜心痛。说也奇怪,花红见龚自生风度翩翩、玉树临风,便开始春心萌动、热情荡漾。忘记了自己曾经立下的铮铮誓言:只卖艺、不卖身。于是两人便日夜黏糊、卿卿我我,从此龚自生天天和她住在一起。这样一来,他便得罪了苏州知洲,因为苏州知洲曾化装成盐商大户想和花红姑娘如鼓琴瑟且鸳鸯戏水,遭到花红姑娘的拒绝后,苏州知州便誓言要对龚自生打击报复。

        两人幸福快乐,却伤及了身体,后来花红有了身孕,由于生产之时过量出血,孩子还未露世,便与母亲一起胎死腹中,实乃悲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