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投名状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9章 投名状 (2 / 7)
        比如你这个企业值十个亿,那么在并购的时候,我就出两个亿,买你80%的股份,也就是八个亿的资产。这就相当于是我带来的技术值六个亿。

        所以后世西方炒作的强制技术转让,完全就是一个谎言,外国企业来中国投资,是为了赚钱的,怎么可能白白送你技术?

        所谓转让出去的技术,在这些外资企业进入到中国的时候,就已经计算到了成本当中。

        重型机械厂这两年的虽然被富康工程公司压着打,但好歹也是个大型国企,这些年积累的家底子可不少,评估一个八亿资产绝对没有问题。

        然而沃尔沃只肯出3000万美金,大约是2.5亿的人民币,就要收购重型机械厂九成的股份。也就是想花2.5亿,购买价值7.2亿的东西。

        中间4.7亿的差价,就是技术的价格。

        沃尔沃的工程机械技术是世界顶级的,随便拿出一点来都能卖4.7亿的人民币,这么算起好像不亏。

        但关键是企业也归你了,你所带来的技术,是企业经营本应该付出的生产成本。

        沃尔沃的这个收购条件太苛刻了,与空手套白狼相比,也多花不了几个钱,要是就这么把重型机械厂给卖了,等于是贱卖国有资产,这个责任没有人能担得起,所以市里面肯定不会答应沃尔沃的收购方案。

        所以当李卫东将市里面的收购方案和沃尔沃的收购方案同时摆上台面时,丁友亮瞬间意识到,收购工作一时半会是完不成了!

        双方的分歧实在是太大了,市里面要拿51%的股份,余下的是员工和沃尔沃分;沃尔沃则想要90%的股份。

        这种巨大的分歧,哪怕是每次谈判互相让一步,至少也需要几十次的谈判,才能达成共识。

        几十次的谈判啊,不知道要谈几年。万一双方要是不想让步的话,谈判时间还要更久。

        更关键的是,正如李卫东所说,沃尔沃一张嘴就是90%的股份,剩下的还能有多少分给职工,能分给职工的那部分,又有多少能落在自己手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