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是龌龊啊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是龌龊啊 (1 / 2)
        1998年10月,火遍两岸三地的《还珠格格》登录大众的视野,这部在当时火的万人空巷,堪称现象级的电视剧一度创下了65%的超高收视率。灵动活泼的小燕子,温柔可人的紫薇,还有当时“其貌不扬”但是在未来娱乐圈堪称豪门的金锁,被万千人所记住。

        虽然后世几乎每个暑假都会再次重播,但依旧不妨碍叶新年吃着冰镇的西瓜,津津有味的再次重刷一遍,看张铁林大叔在电视剧里吹胡子瞪眼,别有一番滋味。

        夏天进行的水果批发生意让家里的经济条件,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眼下还是靠天吃饭的农产品市场,在还没有大棚种植的条件下,家里首次迎来了收入的峰值。因为有蔡宁宁的帮助,老爹也进一步拓展,除“代理”东灵甜瓜和西瓜,也开始接触海产品的生意。每天骑着他的三轮车在东灵岛上幸福而快乐地“奔波”着,批发着各种海产品和瓜果。每每想到靠着自己双手创造的条件,老爸就有一股子骄傲感,是以每次叶新年在说到“老爸,你真棒!”“老爸,你真厉害”等不要钱的彩虹屁时,老爸总会乐得哈哈大笑,摸着叶新年的头说“还远着呢,哈哈~到时候我们也搞个家族企业,你读书完来继承!”,惹的叶新年不住翻白眼,叶存根同志你怕是分不清现实和吹牛逼的区别吗?刚有点摘掉贫下中农的帽子趋势,就想让我当富二代,再过两年你是不是要上福布斯和比尔盖茨肩比肩啊!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生活也在往越来越好的方向进行的,整个家里弥漫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阳光且积极,幸福而香甜。这两个月期间,叶新年和孙云沟通过几回,孙云那边传来消息,表示大学城的网吧都完成推广,去再远的地方推广就有点困难了,因为他还要上课。对此,叶新年告知孙云,推广先告一段落,不用急着去更远的网吧散播,种子既然已经洒下,等待发酵即可。这让原本还期待能拿到更多“出差津贴”的孙云有点失望。目前hao123网站访问量爆发增长,但有时也因为网站更新快,很多域名今天更新上去,明天就失效,孙云每天都在排查中。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监管还不能很好地像未来一样做到全覆盖,不少非法网站开始浮现,叶新年特地叮嘱孙云,一定不能在网站中出现赌博、成人网站,一旦发现就要扣他奖金,这让孙云如临大敌。总体来说孙云还是干的还是不错的,就是偶尔粗心,有几次叶新年上网发现有好几个失效网站和非法网站出现在hao123官网上。在“金钱警告”下,孙云的工作明显认真了很多,网站报错的情况也基本在恢复到容错范围之内。

        唯一让叶新年感到烦恼的是两个月过去了,邮件里还没有一封关于合作的邮件,一度让叶新年怀疑在除了原本要读学前班的自己后来莫名其妙读了一年级外,是不是蝴蝶效应又有了变化。产生自己还养不养得起这个此刻hao123这只“吞金兽”的错觉。原计划是,叶新年想着靠hao123的广告收入来实现hao123的日常运营和创收,但实际操作下来发现自己贴钱不少。在蔡宁宁那边暂停业务的期间,自己已经断收,小金库以可见速度在缩水,让叶新年好一阵心疼。回过头想想,叶新年觉得自己的想法也挺幼稚的,后世互联网公司动辄一两年的运营亏损,前期投入巨资培养客户。而自己的网站刚上线满打满算两个多月就想实现创收,未免有点想当然了。

        看来自己要找点其他的赚钱方式给自己的小金库加加油了,叶新年默默想着。

        随着98年11月份的到来,农村也到了收稻谷的季节,家家户户面朝黄土背朝天,干的热闹非凡。江南跟北方不一样,江南主要种植水稻,一年两季,早稻是3月下旬到4月上旬种下,6月下旬到7月上旬收割,晚稻是6月下旬到7月下旬种下,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收割。印象中直到初中开始流行大棚种植,大家都将田地承租给了外来务工人,眼下1998年无论物资还是经济匮乏的当时,农村几乎人人家都有种地。叶新年家也不例外,是以放学后,叶新年都会跑到自家田地里,帮父亲打谷。农村收稻谷主要分收割-打谷-鼓风-暴晒-脱粒。跟往年一样,母亲拿着镰刀从水稻底部收割垒成一堆,然后老爸会一手抱着割好的水稻,一脚踏着脱粒机。一边踩一边转着水稻让稻谷从稻杆上脱下来。然后装袋好,踏着三轮车倒在自家院子里,在水泥地上暴晒,要是自家院子放不下了,也会临时借别人家的院子,今天我借你家的,明天我家借你家,农村邻里之间基本都是这么个你来我往的方式。

        有些人家已经提前收割,站在田埂上看去,就像一块块整齐的方阵当中被挖空了几块,破坏了这一片金黄的美好。6岁的叶新年自然帮不上什么忙,只会在一旁帮老爸一起踩脱粒机,要是累了就在一旁地里,挖泥鳅,在不脱离父母的视野中自由活动。姐姐叶烁方则在家里负责在院子里筛稻谷,让谷子更好地接受烈日的暴晒。

        小时候,叶新年一直觉得泥鳅是黄鳝的儿子,泥鳅长大了就会变成黄鳝了,为此曾经还在雪碧的瓶子里养了一段时间的泥鳅。找泥鳅的方法也简单,在松软的土地里找到一个食指大小的小孔,然后用食指插入其中,运气好能够接触到泥鳅,一触即退的惊喜,运气不好就需要双手对着洞口“刨地”,往往一个小时才能挖到四到五条,然后晚上让老妈丁春兰女士混着梅干菜炒着吃,挖后手指会比较酸疼,但这种满足,这种专属童年的快乐却是异常的充实。

        后世叶新年长大后,南沙村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那时候已经见不到满田野的稻香,吃着超市买来的精米,味蕾却再尝不出童年的味道。小时候,也没有那么多补习班,放学了,小孩子就是肆意的玩,所以孩子在自家大人的照看下一起在田地里帮农是很常见的事情,一来能看着小孩子,二来小孩子还能递水壶,送水什么的。小孩子的兴致来的快也去的快,玩累了、天黑了就回家吃饭,赶着5点,守着黑白电视看动画片。要是动画片和吃饭的时间重叠了,往往会打上一碗饭,在碗里夹几口菜,坐在电视机前,边吃边看。那时候动画片永远比吃饭来的重要,少看一集,第二天就像缺少了跟小伙伴讨论炫耀的谈资。单纯而美好。

        因为陈颖颖老爸外出打工的缘故,所以老爸和老妈会在自家稻谷收拾完后帮陈颖颖家一起。自己和陈颖颖就打一把伞,在伞下两个人相互背靠背,以及大人的视野中坐在田埂上做作业。

        叶新年的作业一来因为他在数学课上写语文,语文课上写数学的骚操作,二来小学一年级的作业实在太过简单,因此很少会有带回家做作业的情况,丁春兰女士一度认为是不是叶新年偷懒,直到拿出作业本才证明自己的清白。6岁的清白,就这么一文不值,说质疑就质疑!

        此时的叶新年正抱着一本初一英语课本,翻阅。课本是从一个收废品的老汉那边花了1块钱淘来的,农村会将自己孩子毕业后一些没用的书卖给一些过来收废品的,书籍类的称斤,几毛钱一斤。叶新年手里的这本初一英文课本,还算完整,可能是浸过雨后面又被晾干的原因,书本纸张有些褶皱,蓬松松的。打个比方新课本就像是女孩子直发,整齐而完整。而眼下这本英文课本就像做了一个离子烫,还染了发,蓬松有点泛黄。英文课本上倒是很少涂改,一看原来的主人就不是特别爱学习的主,因为很多章节后面的练习题都没有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