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系统升级 (1 / 2)
食和科技现在发展重心,从快速扩张,转向了精细运营。现在新建的食和食堂,相对比较少吗,更多的是建设片区性质的是食和食堂,就是一个食和食堂覆盖几个小区。然后在小区外独立兴建的。
随着食和科技的发展成熟,李磊一直也没想好下一步做什么。
李磊不想再做存量市场了,动了太多人的蛋糕。而且这些人都是些小的个体户商贩,数以百万计人,因为食和科技发展而失业,小区旁的饭馆,菜农,外卖员等。
食和不像阿里,是个平台,阿里的电商发展,造成了很多实体产品销售类行业衰退,但是诞生的电商产业链,也创造了很多就业。
食和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健康的餐饮和更低的价格,食和更像个独食者,从食材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都是自己在做,能机械化的,都采用了机械化。食和也是靠着压榨各个产业链环节的利润,来实现低价的。
也正是低价惠民,才让食和即使冲击了上百万人就业,而政府没加以干涉。
因为周颖月家人身上发生的事,李磊决定开始布局医疗产业。
食和科技也看了董事会讨论下一步发展战略。
2025年,家用型医疗检测设备越来越普及,很多病的常见判断指标都可以在家里自己检测,像血压,血糖,血氧等。
检测手段有了,但是治疗手段,由于各个地方的医疗发展水平不同,硬件设备差距十分巨大,虽然有了分级治疗措施,但是很多疾病都还是需要往大医院跑,小医院看不了。
不过发展上值得欣慰的是,误诊率越来越低,这也得益于阿里,飞讯等公司,很早布局了医疗产业,用大数据手段综合分析,血检,尿检,拍片,核磁等数据结果。只要医院的设备齐全,检测准确,一个没有太多经验普通的医生,只要上传了上面的数据,也能得准确结论。
现在主要矛盾是,大病治疗费用贵的问题。小病有医保,大病医保覆盖不完全,虽然有很多重疾险,但是不是全名购买,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购买费用也不断增加。
还有一个就是骗保问题。大型保险公司的业务很多是覆盖全国的,很多地方会存在监管不严的地方,造成带病投保。
投资医疗产业,整个董事会是看好的,但是不建议发展终端,也就是建立医院,里面的麻烦太多,更偏向从医疗诊断,和检测设备入手。
李磊计划推重疾险的方案,董事会也没有完全同意,说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磊也感觉到一丝无力感,他确实可以强行实施某些方案,但是他自己并没有强烈的自信一定能成功,所以也没有在董事会上一意孤行。加上现在食和也是上市公司,有了新的投资者进入了董事会,李磊对公司的控制,也不太适合搞一言堂了,还是需要考虑投资者意见。
“三石,你在想什么,看着你眉头紧锁的。”叶倩关心的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