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回程之路 (1 / 2)
这条路他走过,承载着太多的记忆。有美好的,有伤感的,有开心的,有悲哀的。如今他又踏上了这条路,陪伴他的就只有旺财。他的伤势还未痊愈,提不起元气,葛老道说那是经脉受损的缘故,要他切勿急躁,慢慢温养,现在他手里也没有趁手的兵器。
总之,现在的邵武能力大打折扣。为了避开哪些赏金猎人,他略做整容,装扮倒像个游学的士子,背着一个背囊,顶着斗笠,穿一身布衣,提一根竹杖。马匹是奢侈品,战时全被征用,他便徒步而行,算是体验曾经的感觉。
走了一夜,路上居然碰到几波人,做生做买的,逃荒避难的,南来的,北往的,不同情形的人都有。古北口开战了,既是危机也是商机。有很多人往南方内地跑避祸,胆大的往前线北固城方向跑着赚钱。邵武当然算是避祸的那一类人。
天亮时分他赶上了一群人,看着是三四十人的大队伍。他放慢脚步,东张西望,就有人吆喝他。
“年轻人,不要乱跑了,赶快过来。”喊他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招呼他过去。
邵武走过去拱拱手问道:“老丈可是叫我?”
“是啊,年轻人。不要乱跑了,前面有妖兽的。跟我们一起走,互相有个照应。”
“多谢老丈关心。”邵武放下背囊,和老头这群人呆在一起。
老头姓张,是仲景药行的掌柜。随行六个人有一个是他儿子,三十多岁,一个是他孙子八九岁,还有四个是药行的伙计,赶了两辆驴车。其余二十多人也多是逃往南方躲避战乱的。
张老头明显对读书人有好感,问长道短,吓得邵武浑身冒汗。好在他前世读过几篇文章,谈起诗文来颇能应对裕如,一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合情合景,引得李老丈惊叹不已。
“武小哥莫不是哪位大家的高徒,这般文采斐然!阿智,快来听听!”老丈叫他的孙子,快过来向邵武学习,邵武更是如芒刺在背。
“小子才疏学浅,哪里敢当。无非是几句酸词罢了。”邵武连忙拱手告罪。阿智孩童心性,对学问无甚好感,倒是对旺财很感兴趣。
旺财很是机敏,阿智几番要逮着他都被他逃脱了。张老头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说他未见过这样的小东西。询问这旺财的出处,邵武只说是家里人捡到的,他游学在外,就如带只小狗一样,起个警戒作用。众人信以为然。
一行人,就是抱团取暖,随着后来人的加入,这个队伍逐渐增加,后来有五十余人。
邵武看这众人,商贩居多,有人还拿着刀枪剑棒之类的兵器。张老头认识很多人,性情随和,大家都乐于和他打招呼。邵武后来也叫来了旺财要阿智戏耍了一番,小家伙格外高兴。不过旺财不高兴,远远的躲着众人。
晌午时分,邵武感应到旺财的示警,便急忙召回了旺财。信步朝着人群中心而去。须臾功夫,数十只棍犬,刀狼围了上来。张老头大声呼喊道:“大家退后,背靠背,围作一圈。”几个有见识的商贾也吆喝着注意事项。五十来个人,除去老弱妇孺,聚到了圈子中间,其他青壮年都协同护卫。
搁在往日里有古北口的哪些军汉护送,大家还好,这些日子军事吃紧,军汉们不做这档子买卖,大家无奈只有结伴而行,互为援手。一些青壮年拿着刀枪剑棒望着哪些棍犬慢慢后移。邵武也假模假样的提着手中的竹杖站到了第二梯队。旺财蠢蠢欲动,邵武立即制止了他的行动,他不想暴露旺财的实力。
众人看着棍犬、刀狼逼近,都是精神紧张。青壮年还好些,手里拿着武器,自己给自己壮胆。哪些老人、妇孺有得已经吓得大声哭叫。被张老头抱着的阿智就吓得呜呜哭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