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 新工作 (2 / 3)
薛总希望张龙海能够尽快进入状态,只给了张龙海一个星期时间,熟悉公司的人和事。第一天,张龙海留在公司了解理单员的工作内容,又花了三天时间分别跟着三个司机去给服装厂送货,顺便认识了一下服装厂的相关负责人。最后一天时间和薛总跑到无锡办事处,了解公司的采购状况。一周下来总算是大概弄清楚了薛总公司的现状。
薛总的公司虽然小,但是服务的客户却都很大,在甬城的几个大型服装厂:雅格、罗森、珊珊等几个号称“中国十大名牌”的服饰公司,都是她的服务对象。能成为甬城这几个服装巨头的供应商,可见薛总的业务能力非同一般。可是,要说到公司的管理,却是不敢恭维。三个送货司机,彼此各行其事,理单员从上班开始就等着下班,驻外的技术员算是公司的核心人物,有能力却目空一切,骂起人来满口脏话。
周末的两天时间,张龙海窝在家里,整理出一份考核方案,又做了份员工培训资料。经过几天的接触,张龙海大体找到了问题的根源。这个根源还在薛总身上。
公司的三个司机,一个是薛总娘家的亲戚,一个是薛总朋友的儿子,还有一个是客户的亲戚;办公室的理单员则是薛总婆家的亲戚;那个负责采购的技术员是薛总从一个供应商那里挖过来的。全是裙带关系,本就不利于管理,而最根本的问题是,薛总根本就没管理,她只是告诉他们各自的工作要求,除此之外没跟他们做任何沟通。
这几个人虽然每个月拿着工资,却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薛总整天忙忙碌碌,在公司的时间并不多,几个人很少见到她的人影,即便见到她也是老鼠看到猫似的。
张龙海把自己做的考核方案和周会内容发给薛总。薛总连说张龙海做的好,她会全力支持他的工作,有什么需要她配合的,让张龙海尽管开口。
周一,张龙海召集全体员工开会,除了远在无锡的技术员未能参加,其他人都准时参加了周会。张龙海首先明确了几人的工资收入和考核方案,要让他们明明白白地算出自己这个月能拿到多少钱。其次,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心态的重要性。最后,颁布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权责,已经奖惩措施。
散会后,薛总高度评价了张龙海的管理能力,说他制定的规章制度条例清晰,赏罚分明。“看得出来,所有人都对你这个经理心悦诚服了。”
“薛总过滤了,这不过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边要做的东西还有很多。”张龙海客套几句便离开了薛总的办公室。
然而好景不长,未等张龙海第二次召开周会,前面颁布的规章制度已经被破坏的体无完肤。理单员上班迟到,按照制度应该扣工资。薛总说念她初犯,先原谅一次。薛总娘家的亲戚,中午时间喝酒,耽误送货,理应处罚。薛总说,当天是他生日,事出有因,原谅他一次。那个客户的亲戚,送错货物,薛总说没造成损失,算了。薛总朋友的儿子,也是上班迟到。薛总说要扣工资。该司机理直气壮地说,为什么他们违反制度没有处罚,我违反一次就要被扣钱。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张龙海找薛总沟通,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便是形容虚设。
薛总说:“我们公司小,还是得讲究人性化管理。不能过于严苛。”
从薛总的办公室出来,张龙海便有了离开的念头,而真正让张龙海下定决心离开的是另外一件事。由于采购没有严格把关,发给罗森公司的一批磨毛面料存在瑕疵。薛总让张龙海去和罗森公司的负责人沟通。临行前,张龙海向薛总请示处理方案。薛总说如果真是质量问题,只能退货,产品质量是维持生意的第一要素。
听到薛总的这句话,张龙海心里便有了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