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师徒出发 (1 / 2)
且说董永从小放牛骑牛,所以对骑马一练就会,灌婴从小跟着大人跑马帮贩运丝绸,打扮成商人也看不出破绽,俩人扮成师徒主仆,一路上说说笑笑,晓行夜住,这一天来到沐阳县,晚上投宿旅店,吃过晚饭,俩人私聊,灌婴问:“董永,你还有啥亲戚吗?”
董永陷入深沉的回忆:父亲叫孙义,自己六岁时,跟随父母从南阳来沂源避难起初,就是住在凤凰山那个仙人洞中,一开始靠打猎和卖些木材为生,山里狼豺虎豹经常出没,一般三两个人结伙才敢进山,有一次河东的财主何凤山的儿子跑到河西山上玩耍,被一群狼围住了,他爬在树杈上大声哭叫,他爹领着几个长工不敢靠前。
父亲刚好从外地回来,一看这阵势,抽出背上的大砍刀先把头狼砍死,剩下几条狼夹着尾巴跑了。何凤山为了感谢救命之恩,把沂河边上两间茅草房借给我们住,并租给我家二亩地耕种。
那时候母亲在河边洗衣服,父亲网鱼打猎,小守义在河滩放牛。每天看着山青水绿鸡鸣鸟叫,一家人还算安稳。忽然有一天,何凤山要请父亲喝酒,父亲提前烤了两只山鸡和兔子,带着去何凤山家。
何凤山是个有酒量的人,酒过三巡后,笑嘻嘻的问道:“孙老弟,你听过咱们齐国田忌赛马的故事吗?”
“那事儿老少皆知呀。”父亲回答
何凤山神秘的问:“那个孙膑可是你家先人?”
孙义反问道:“你想知道什么呢?”
“听说你家这位先人可是留了一件无价之宝,你可知道?”
“可是姓孙的多着呢。再说我有宝贝还用跟野人似的住山洞卖苦力?”
“不不不,我说的不是财宝,而是传家宝,但是搁在家里吧没有啥用,拿出来能换黄金。”何凤山狡黠的目光溜溜乱转。
“你说我那把砍刀吧?没错,这把砍刀杀野兽砍木头从不卷刃。”父亲笑呵呵回道。
“老弟,咱俩有交情吧,你是我儿子的救命恩人,咱俩说话就不绕弯子了。我想知道的是,《孙子兵法》是不是在你手上?”
“我一介平民百姓要那个干啥?”父亲说完哈哈一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