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黑暗过去,光明到来 (2 / 4)
这是典型的中医蒸熏疗法,始见于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其原理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眼部,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通畅。
蒸熏疗法仅是辅助,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那套银针。
秦霄要用先祖传承的秦家秘闻针法,通过针灸来刺激各处穴位,冲开淤血,治愈暗伤,激活萎靡不振许久的视觉神经。
人体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经别、络脉等,穴位是这些经络上的关键点。十二正经中部分经脉直接或间接与眼发生联系,如手少阴心经‘系目系’,又如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足厥阴肝经‘连目系’,等等。
中医的精华,便是针灸与穴位的无数种排列组合,会产生无数种奇妙的肌体反应。
深吸一口气后,秦霄盘膝而坐,催动银针,一针又一针,准确而迅捷地落在每一处穴位上。
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的攒竹穴;前额当瞳孔直上、眉上一寸的阳白穴;属经外奇穴、正坐位或仰卧位,瞳孔直上,眉毛中的鱼腰穴;属手少阳三焦经,在眉梢凹陷处的丝竹空穴……
太阳穴、瞳子髎穴、球后穴、承泣穴、四白穴、晴明穴、上晴明穴……
针灸是一项技术活,事关眼睛更是马虎不得。眼睛周围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刺中血管会导致疼痛、淤血,刺中神经更是会导致眼部神经损伤。
比如睛明穴、上睛明穴、承泣、球后等穴,只可直刺0.8到1.2寸,只能轻轻捻转,其余穴位或斜刺,或平刺,入针深度和留针时间也各不相同。
然而,神奇的是,从始至终,秦霄竟一步未错。
不仅仅是他自幼浸银古玩行,练出来的手巧那么简单。
实际上,秦霄正处于一种忘我的空灵玄妙之境。
白天的时候,先祖传承只是他脑海中冷冰冰的数据库,从他活学活用的这一刻开始,那些无穷的知识,才真正与他融为一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