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两座皇庭的心思 (1 / 3)
顺天城皇城内,张博涛已经在未央宫的宣室殿等候了一天仍未见到小皇帝,心中不由得焦急万分。
昨晚费仲空手返京的消息必定是重挫了皇帝的决心以至于今日迟迟不肯接见他。
十年的帝师,自己从皇帝幼年之时便开始循循善诱给他分析分封制这个王朝制度的毒瘤,撤分封早已深深的扎根在当今皇帝的心里。
还帝国一片净土,不留一处顽疾给下一代,势在必行却也任重道远。
如今这王朝版图上大大小小的藩王数不胜数,虽然平日里都能循规蹈矩的听宣奉旨,但要真的强行对他们下手撤番那就是另外一番情形了。
利国伟业,如履薄冰,大刀阔斧的改革行不通只能逐个瓦解。
安西王作为王朝势力最大的藩王一直就是他们竭力打压的对象,从先帝时期的隐晦布局到新朝的明面制衡,双方虽然都心知肚明但也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留着这层窗户纸谁都不主动捅破。
直到安西王世子南下,得到消息的张博涛兴奋到深夜面圣,主仆两人通宵谋划,最终敲定了将安西王世子软禁在京城,断掉安西王传承的计策。
首战的失利张博涛不在意,世事哪有都能顺心如意,他担心的是小皇帝失去信心。
安西王别有用心的让费仲带回来的三问明显是针对他和小皇帝的。
堂堂安西王世子倒成了个混个江湖的,这是告诉小皇帝他安西王府在江湖之远对你的庙堂没有威胁。
腐儒无用安能守国门,这是在骂自己这个书生保家卫国不行,只会在朝堂搬弄是非。
飞鸟尽良弓藏,这是在赤裸裸的指责皇帝忘恩负义,忘了当年十王之乱陇右军的牺牲。折弓能否射鸟更是赤裸裸的拿边境的安危来威胁。
陈伏锋的三问更是隐晦的指责他首辅张博涛才是王朝的毒瘤,成事不足,挑事生非在行,天天怂恿着皇帝折弓断刃,自毁长城。安西王府这是要趁着朝廷岐山失利,借小皇帝的手将自己除掉。
夜阑更深,白露挂枝。一直避而不见的小皇帝带着一脸疲惫来到宣室殿亲手为张博涛披上一件貂皮大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