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1 / 2)
实际而言,这般能作为宗门立身之基的宝地如此标价,真不算贵,甚至颇有几分半卖半送的意味。
但这半卖半送,也是对于筑基修士而言。因为仅有筑基及以上的修士才是五岭盟这次招徕的主要对象,也仅有筑基才有在这西疆开宗立派的资格,这点五岭盟虽未明言,但却在善功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小练气,要想在这西疆开宗立派,难如登天。
或许待姜云几十年后,成就筑基后也许会来得容易些。
然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等到那时西疆的灵地估计早已被人瓜分一空,根本无处立身。随他一同前来西疆诸人,恐怕也早已分道扬镳,各奔东西矣。
修真之人求得是自身的超脱长生,唯有大道是真,余者皆可抛,因此极少有愚忠、死忠之人。
如今宗门刚灭亡不久,大家或许尚且留存几分报效宗门之意,但时间一长,缺了维系,这份心思必然会越来越淡。
更何况现在要他们将辛辛苦苦。忙碌终日才挣下的,本可以换作修行资源的善功奉献给宗门重建大业,而宗门对其毫无回报可言。
短时间内或许能坚持,但长此以往下去,道途受阻的现实必然会将最后一丝牵挂击碎。
......
不过辰时,白鹿原上早已有不少灵植修士在此忙碌了。
天青云朗,虽正值寒冬腊月,但在这岭南之地却是温暖如春。不少修士干得大汗淋漓,索性将上衣褪去,精赤着上身埋头苦干。
“有辱仪态,修真中人如此做派,与凡间老农又有何异,成何体统。”
岑铜看得摇头不已,他年纪轻轻,心气高,所以对此很看不惯。
在他看来,修者一言一语,一行一止都应有其风度。。即便是种植灵田,也应如此。
姜云以前在门中时跟随长老学过灵植一道,知晓其中不易,但此时也不出声,打算要让这残酷的现实给他好好上一课。
又行了几个田头后,姜云远远看见一处凉亭,凉亭下摆着一张案几,两名年轻修士坐在几后,案几下排着长长的一列队伍,正是他们所寻之处。
这白鹿原上的灵田足有万余亩,统筹规划管理绝非易事,因此五岭盟将其分割为数个区域,每个区域设一名执事管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