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杀意凛然 (3 / 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 杀意凛然 (3 / 8)
        斩首行动,这并非什么新鲜的军事概念了,理解起来也没什么难度。由于现今通讯指挥系统的高度发达,很多时候,最高指挥甚至可以指挥一个单兵作战,这放到以前是需要一层一层地往下传达命令的。这就导致了高层指挥可以事无巨细地精准完成战场布置,这就导致整个军队其实就是高层指挥的意志体现,几乎没有自主权的。

        这种指挥方式可以最大化效率,避免命令层层传达导致的信息延误和变形。但是这种情况无疑会进一步巩固高层指挥的权威,使得中下层指挥者几乎形同虚设。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问题,指挥权的过度集中如果在高层指挥部被摧毁之后,对整个军队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就像人失去了大脑,无疑就是一具行尸走肉,那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虽然这种指挥方式存在着可能的巨大风险,但是大部分国家还是比较倾向于选择这种指挥方式,因为这么做的效率实在太高了。过于复杂和众多的指挥系统会不可避免地降低效率,这是先天的问题,无法解决。

        至于可能存在的被摧毁的风险?不是不存在,但是很小,非常小。作为一军中枢,周围的保卫力量肯定是固若金汤,对其打击的难度将会比登天还难?

        有谁不知道斩首行动的意义?可是想要真正实现,难度非常大。

        斩首行动的作战环境极其复杂恶劣,很难用所谓的计划来完美应对,更多的时候,需要作战人员随机应变,这时候,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抗命的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那种环境下,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指挥根本不能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上一秒还正确的指令到了下一秒就变成错误的了。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要继续执行下去。

        而且这种斩首行动对作战人员的个人素质会提出极高的要求。若是在常规作战中,廖远非常支持荆晨飞的看法,可是在类似斩首行动的特种作战,这已经是不同于常规作战的军事行为,不能完全依照正常的军事理论。

        其实,廖远看得出来,徐显这种人自主意识过于强烈,他并不适合大集群的团体作战。小规模的集合作战才是比较适合他的方向。

        “我不跟你说,这事儿一时半会也说不清。”荆晨飞一摊手:“其实,可能这真的是我多虑了。想想的话,他好像也追不上那架六师的战机。”

        粤空六师的那架战机可是C15,其极限速度是要比C16快些的。如果那人铁了心要走,还真不一定追得上。

        “老荆,你不能这么想。粤空这次长途奔袭过来,你觉得他们的战机还能剩多少油?还能支撑他们保持多长时间的极限速度?”廖远一下子就道出了问题所在:“所以,单单比对极限速度的意义不大。粤空六师的那架战机还剩多少油,那才是问题所在。”

        “不过,既然他选择撤退,保不准会有其他粤空的战机过来接应他。”

        廖远打了个响指:“所以留给这小子的追击时间,其实没有那么多了。”

        粤空和西空的防区是接壤的,对于一架战斗机而言,从西空这边返回粤空所需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而且,剩下的那架战机完全可以呼叫己方战机接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