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乾隆年间的故事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乾隆年间的故事 (2 / 5)
        寿老话音一落,隔壁房屋传来一阵似鸭子嗓音的“哇呜”声,他隔墙朝那边呼唤了几句,似乎并不能如愿,便下床吩咐大伙先坐坐,穿过门往巨龟那角落走去。一时间,听闻隔墙传来与小孩童的交流声,虽听不懂,只见老人家将那几个幼小身影一一往屋外推搡出去,然后关上门往回走的画面。

        “看样子您和那老龟生活很久了呀,它叫一声你就知道它想干嘛了!”

        “我和它在一起的日子,零零散散加起来也该有两百年了吧,不过这并不是默契,你刚不是问我身怀何种能力么...”寿老说着,手在自己和巨龟之间来回指了指,“这个就是!”

        话音刚落那几秒,三人一脸茫然,等再次品味寿老的前一句“不是默契”时,顿时明了。

        “您的能力就是听得懂老龟的话,还能和它交流?”

        “能听懂龟语和它交流只是我能力的一部分。”寿老回头隔墙望了眼那角落,笑了笑坐回床头,道:“我给它取名‘孙山’,孙山是只象龟,印象中是乾隆爷三十年...也可能是那前后,我二次赴京赶考,归乡途经直隶南运河一带...哦,也就是现在河冀省与鲁东省交界那附近,我在河岸边发现了它,那时候它还这么小...”说着两手十指对合比划了下大小,“一晃眼两百多年了,现在个头比四五个我还大!”

        似乎回想起过往,寿老说着说着就沉默了,不时唉声叹气。等冀图心急如焚地从外边简陋厨房冲进屋内,直坐地上露出一副认真聆听、等待故事开讲的模样时,他才又缓缓开口,给听众讲述了他的前半生......

        少年虽生在江南鱼米之乡的之江省,其所处县城并不富裕,19考取秀才、21中举赢得美名,放眼全国,虽谈不上是最优秀,比起那些年已不惑的老前辈,他算是年少有成。在旁人眼里,此子官运亨通,飞黄腾达那是指日可待。至此,才子芳名在县城方圆一时远播,甚至被乡里称赞为“文曲星”下凡。

        年少轻狂,自信满满的孙寿才次年第一次赴京会试,族里乡里捐集纹银赠与他,只求高中衣锦还乡、光耀门楣。能上京赴考的皆是全国各省区选拔出来的才子精英,金榜题名哪如孙寿才想象般简单,待到放榜之日,榜上无名的他失落至极,无奈归乡。

        优秀之人的存在只能衬托出自己的平庸,于是一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同龄之辈给他取了个名号“孙山”,又市井传出一算命先生的卦言,大致是:“此子天资聪慧,可惜命生得不好,翩翩姓孙名寿才,寿才寿材,名落孙山、自备寿材,苦命也!”

        孙寿才对于这些流言蜚语虽深感难受,在乡里同族安慰下闭门苦读,以下一次金榜题名刷洗污名。三年晃眼一过,他沉稳内敛了许多,早早上京后,开始出入那些在之前的他看来是附庸风雅的诗会、有辱斯文的风月场所,渐而与众“才子”吟诗作对、风花雪月,又巴结达官显贵。

        这当然不是孙寿才堕落了,在其落第归乡次年,一位五次赴考仍榜上无名、无奈回乡当了衙门师爷,同时也是他教书先生的举人前辈对他说了一句话......

        “世人喜好莲花是因它出淤泥而不染,然却忽略了其藕茎深埋于淤泥下!”

        一开始孙寿才以为先生是在告诫他,若高中后为官要清廉,多次琢磨又觉得不对,前一句是指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至于后一句......

        提前大半年上京投宿,安顿好的当天,不再如往年般埋头苦读,孙寿才逐渐出入由富甲们出钱举办的诗词大会,又与才子们于风月场所流连忘返,为结交达官显贵,施展才学助其与其他纨绔子弟争风吃醋,做自己生平最痛恨的狗腿子,被如同当年的自己的后辈们一顿批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