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肃州! (2 / 3)
如他路上就思考好的,借由曹琮的关系,向皇帝借人,是用来做事的,而不是用来供起来的!
李贤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钱晟、公孙圩、张德等近十位国子监同窗们,显然也熟悉李贤做事的方式,从不无的放矢,大致猜到了李贤的想法,却没说出口。
待看到那三十多个士子离开后,这群官二代很有默契的没有离开,甚至只剩下这群同甘共苦过的朋友后,人与人远比之前还要放松,开始七嘴八舌的说起开封洛阳近一年的趣事!
他们不像那群落第士子般,是来争夺资历的。选择国子监的课业结束后,来河西的安川城看看,也是看在李贤的面子上。
“东京之内,这段时间闹得最凶的要数官家泰山封禅之事了!”
“那是,此番泰山封禅,能同去的额文武百官都去了,包括我爹也跟在后面,若非此时,张某还不容易出京。”
“哈,诸位可知这次随官家出行者有多少人?齐某就不打谜语了,我父正在太常,按照他看到的统计结果,这次光是从京城随官家出行的官吏,不算随从,就有足足两千两百余人。内中如太常寺三百二十五人,兵部五百六十六人,殿中省九十一人,太仆寺二百九十九人,六军诸卫、左右金吾仗、司天监等近千人!”
“齐兄此话对极!我听我叔父测算过,亦言之此番官家封禅之事,无论是规模还是人数,都远超秦汉,如此方显得我大宋强盛!”
一谈到皇帝泰山封禅之事,重新布置的厅房之内,即讨论的热火朝天。
李贤不时的插嘴说上两句,边说边喝茶,仿佛又回到了国子监学习的那段时间。
“官家他们去往泰山,此时应该到达目的地了吧?”李贤道。
公孙圩点点头:“官家比我等是差不多时间出发的,只早了一两日!现在应该早到泰山脚下了!我等无甚身份,见不到那等盛况,只好来河西,看看李家小郎打打党项人了!”
李贤满头黑线,一向老实可靠的公孙圩都这么说了,他现在越发确定自己的这些同窗,是真的背着家中长辈来河西“散心”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