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缺钱的国子监 (2 / 3)
明白了寇准的想法,王旭心感这位前大宋相公好奢华还真不是空穴来风,国子监的饭食简陋是简陋些,但可比大宋平常人家的饭菜要好些,还是一日三餐,反正他吃的香。
由此,看来这位大宋前相公从高位下来后,连普通的吃食都吃不惯。好吧,你说你带饭,或者蹭学生的都可以,想让国子监都过上你那种奢华的生活,还真不可能!
王旭是个好好先生,当然也不能这么明说,明说多么伤感情啊!
毕竟寇准既然选择来到国子监,前几日又在国子监当着他们几位直讲的面,直接推辞掉了官家对他的知州任命,看来是铁了心在国子监干的长久些。
大家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不用弄得那么僵。
“不瞒平仲,我到是想给国子监的师生们改善下膳食,奈何上面每岁拨下来的经费有限,实在有心无力啊!”
王旭大呼没钱!
真实讲,王旭说的到是实话,国子监尽管是名义上的大宋最高学府,一手抓教育,一手管教育。
朝廷每岁分拨下来的款项,方方面面花的差不多了,真正落在国子监三馆上的教育经费并不多。
因此,光是朝廷的拨款肯定不够花。
国子监的另一个重要收入就是刻书,也是国子监经济来源的大头。
所刻录者,包括医书、农书,还有常见的儒家经典,印刷的书谁都可以买。这些收入三司不能干涉,直接交由书库监官负责,最后统一交由国子监内的监事和公事们统一调度。
这些收入的大头自是给在了国子监学生的补助和直讲官吏的官俸,还有杂勤人员的工资上面。
七七八八花的差不多了,这也就导致国子监的后勤不怎么好,包括寇准提到的食肆。
如此未尝没有解决办法,学子即使吃不惯里面的饭,其实也可以拿着补助在外面叫“外卖”。真正的贫寒士子,当然会把钱攒下来,老老实实吃食肆的伙食。
“书库呢?我记得前岁你们呈上的奏表里,书库每年可是有数万贯之巨的收入。这可比朝廷给的经费多了多!”寇准有些疑惑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