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写这部前前后后有了十年时间,并不是这个故事有多难写,也不是在等什么契机或者启示之类的,完全是因为自己没有找到怎么和自己相处的方式,想要表达点什么呈现点什么却不知以何种形式去表达去呈现,或者说想要的感觉太多而变成不知要什么了。
人们总在不断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中度过,不断的思考一切的意义以及害怕自己的平庸而无法和自己相处中挣扎成长,我想这是身为人都会遇到的。
总总一切都是那么的纠结等待着妥协或是坚持或是和解,唯一可以明确的就是想要去呈现点一直缠绕心中的美,呈现童年的无忧无虑和天花乱坠,以及童年莫名的哀愁和浓郁的夕阳,以及似有似无的神秘故事,以及各种民俗活动和鬼神传说,以及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那些梦中无数次出现的美丽世界……
十年前第一次尝试去描绘点梦中美丽的画面和感觉时却又感到自己语言的苍白和无力,写了前几章又总是在选择描绘现实为主还是虚幻为主之间纠结着,特别是表达方式上与自己想要的感觉总是相差甚远而不断否定自己,甚至对写这些东西意义产生怀疑,甚至到了恶心和可耻,那种需要去表达点东西而有的可耻恶心,总总如恶魔般的折磨着我,所以也就放弃了。
后一两年脑中像一直有个承诺没有去兑现似的总在努力寻找着什么契机去再次拿起笔,于是无数次看了之前写的稿后却又感觉喜欢了,或许是自己亲生的缘故,再怎么不成熟,也总是能看到里面想要呈现的一点影子欣喜到忽略表面的瑕疵,于是又开始写了几章,几章之后却又开始感到恶心可耻了,还是那种想要去完成一个想法一个作品而有的可耻之心,对语言的无力和作品的意义产生了怀疑,随后又搁浅隐藏了。
如今想想可能还是自己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吧,太在意,太害怕自己的苍白甚至无能了吧,因为你一旦决定了去完成一个想法计划时那么你的无能和苍白就会一览无余,而你却没有做好接受自己无能平庸的准备,故只能选择逃避让一切计划都停留在计划之中,这样你便很容易得到自我麻醉自我安慰了。
时间飞快,这几年慢慢的开始好像不那么在意自己了,不那么把自己当回事了,接受了自己的无能无力和平庸甚至苍白了,随后发现自己倒自由起来了,事归事人归人,这样看来画一幅画写一部作品无非也只是去完成一件事而已了,就像你去旅个游,吃个饭,逛个街一样,按计划去做就可以了,你的心又何必去焦虑呢?焦虑往往在于在意和害怕,在意自己的无能,害怕自己的平庸,如今没有了在意没有了害怕你就算真正学会和自己相处了,就是接受自己成为任何形式的人了,一个无能的人也好,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也好,一个乞丐也好一个老板也好,你都接受,你没有害怕,没有在意,那么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事当事按计划去完成就可以了,一天完成一点点,像机器一样日积月累你发现任何感觉难的事都在一点点的被完成,于是你发现自己可能性更多了,因为你不渴望成为你原本设定的你应该成为的样子,这也就是我自己认为的学会和自己相处了吧,也就是放过自己了,哪怕是暂时性的。
在年前强制自己画完一部自己编剧的短篇漫画练习了点耐力后,年后便计划了把这个一直没写完的故事写完,花了三四个月一有空闲就写点,没有事先一定要往哪走,没有一定要选安静的时候写,也没有所谓把自己关起来闭关写,就是如往常发信息一般的在手机上写完了后面的二十多章,写的过程并没有完全按最初的想法去写,因为我想让它自由的生长,它到哪我就陪它到哪,我相信它如果是心里的东西,它也总归会回来的,它不需要完全按我的设定走,后来果然发现它自己自然的回来了,回到你最初的心了,放下焦虑和自己,你要做的就是去完成它,给它它原本就应该有的样貌。
这就是我前前后后花了近十年写成的这个作品,前十章主要为十年前断断续续写的,可能有点无聊偏点纠结,但是也是我最喜欢最有情怀的部分,也是我最初努力尝试的结果,我尽量都保留下来了,后二十五章为这几个月所写,节奏偏快点,故事性也强点,为了让观众看的不那么无聊,我努力以观众的视角去让整个故事本身充满期待。
目前在构思第二部,不管怎样还是会把这个系列一直写下去,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献祭自己无所作为的平庸。
如果你也会有一点喜欢,那么我会有一点欣慰。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