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关门打狗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关门打狗 (3 / 3)
        因为不想和官府打交道,所以俘虏全部自己处理了缴获的大小船只,除了广东沿海留用一批之外,都运往天津和青岛,那里也需要大量的船只。

        然后就是例行的战斗总结会,立功受奖,颁发勋章,提升军衔,晋级等等。

        按原计划,整个大鹏湾地区组建一个营级单位的警卫部队,驻扎在离岛。配合把驻地厦门移防到驻扎在海南岛三亚的南海舰队,这一带的匪患就有希望根除了。

        南海舰队的十艘炮艇全部留下,海军陆战队三营暂时留下,他们眼下的任务就是继续剿匪。施乐覆灭了,他的余部还没有剿灭干净,这一带的大小海盗团伙还不少。在剿灭这些残匪的同时,逐步建立排级的警卫小队,分区警戒,剿匪保安。大同、成都抽调的基层军官很快也会过来,协助警卫部队的组建。

        南海舰队第一舰队教官杨书堂留下指挥广东沿海的这些工作。再留下两艘护卫舰,分别驻在文昌和离岛。他们主要的任务是剿匪,火力还是足够的,这种船只也有个优点,就是载重量大,仓位众多,不需要辎重船跟随也可以完成较长途的作战任务,便于指挥官巡视各处海岛,指挥作战。

        安排好之后,朱纨、吴盛有、杨书堂乘坐南海号,带上一艘武装商船,一个排的陆战队士兵,前往海南岛的文昌县视察。作为舰队司令和教官,文昌将要建成南海舰队的基地之一,他们还是要看一看的。

        十月二十四日朱纨、吴盛有、杨书堂到达文昌县码头。文昌县有一个小小的海湾。它的入口最窄处还不到一里宽,里面最宽阔处约20里,并且水不太深。做大型的港口或海军基地它显得太小了。但是,这个年代没有太大的船,舰队的军舰也不是很多,还是勉强可用的。

        农场(就是橡胶园,对外称农场)、护场队的头头朱富贵都到码头上迎接,迎接的人却中居然还有朱厚炜让回海南的海澄(原四川道监察御史)和海瑞的父亲海瀚,文昌知县。见面互相介绍认识、寒暄问候、接风洗尘的俗套就略过不提了。

        朱纨、吴盛有、杨书堂视察了橡胶园,山坡上大片的橡胶树已经长高了,朱厚炜早在1503年让洛奇带人到通过太平洋到美洲带回橡胶树苗、土豆、辣椒等美洲植物,这些橡胶树是弘治十七年(1504年)种植的,据说要到弘治二十五年(1510年)才可以割胶。种植,维护直到将来的割胶,都是按照朱厚炜提供的文案进行的,大家都没有经验,只是摸索着干。

        除了橡胶园之外,为了维持这么多人的生活,除了朱厚炜在钱财上,建筑材料上的支持,他们自己也种了不少地,主要是水田,出产稻米,另外还有水果、蔬菜、养猪场、养鸭场。因此生活上还是很富足的。

        护场队也很有作为,文昌县境内以及它北面的琼州(海口)和附近地区的土匪剿灭的干干净净,是海南岛最平安的地方了。要不是有禁令,恐怕海南岛上的土匪都会被他们剿灭干净。

        文昌县的县官之所以跟他们关系很好,剿匪是一个很大的原因。在整个广东省(海南岛属于广东,当时叫琼州府)文昌县政通人和,没有匪盗,平安太平。知县仰仗农场之力,关系自然就好。另外,农场每年都是按时交纳数量不菲的土地税,不用催促,足额缴纳,从不拖欠。这文昌县的政绩怕是有一半来自农场,知县老爷能不感谢吗?

        琼州府名义上是一个府,只有北部、东部那几个县,其他地方还是蛮荒之地,居住着黎族的一些族群。卫所兵极少,等于是一个没有武装的岛屿,山贼海盗自然就猖獗,文昌的护场队就成了岛上最强的武装了。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连蔚王府的名义也用不着。

        朱纨告诉他们:你们可以采用警卫部队的编制扩充一个辅助的连队,和原来的护场队混编,打牢基础之后,可以扩编为一个独立营。待部队组建完毕,就可以出动,在南海舰队的配合下,大张旗鼓的剿灭琼州岛上的土匪,让琼州变成太平岛。

        朱纨、吴盛有安排了邮政、通信和码头的建设事务之后,就离开了琼州,率领大大缩水的南海舰队返回了福州这里的后续工作由第一舰队教官杨书堂负责。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