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未来必将重回手工时代 (2 / 4)
这些人来的时候性格也异常的桀骜不驯,不顾被族人的几位道长师傅调教了一番之后,现在一个个都乖巧的很。
事实证明,人之初性本善,他们天天吊郎当那是因为家庭环境造成的,家长但凡多管一点,孩子也不至于这样。
不过也还好,早早的遇到了郭书喻的族人道长,也算是拯救了他们的未来。
“实际上也不需要几个人,有两三位就可以,其他的可以按照道观这边的方式,招一些杂役来帮忙。”
“经书的事情处理的怎么样了?还有一些佛教古董。”
还是那句话,要么不弄,弄的话就尽量完善起来,大雷音寺的藏经阁都是货真价实的经书,而且还是手抄版,更有一个佛学博物馆。
“联系了郝红卫,从他那里购买了一些经书和古董,不光是佛教的,我们道教的一些古董也买了一些。”
“不过都是比较便宜的那种。”
郭书喻点点头,购买古董和经书都是为了增加底蕴,所以数量比质量更重要,郭义杰也是这样的态度,给的预算就是8个亿,再多只能自己筹钱了。
说完,族人还带着郭书喻到大雷音寺和三清观逛了一圈,三清观正是新道观的名称,比起大雷音寺,三清观的建筑明显更多一些。
大雷音寺一共就一个主殿,六个偏殿,再有就是一些配套的建筑,比如塔、石林、地宫等等,相比较而言,三清观的规模要大一倍不止。
对此族人的解释是:“三清观毕竟在外围,比不得大雷音寺占据的核心位置,大一点很正常。”
这话如果不仔细的琢磨还真反应过来,三清观的确在外围,但是这跟规模有什么关系,整个影城的土地价格是一样的,又不是说外围的土地就便宜。
甚至影城的外围距离现代生活区还近呢,论地理位置还要在影城中间之上。
当然,这些要等郭书喻回到家里之后,跟周桐说起来,周桐提醒这才反应过来,不过规模的事情郭书喻没有注意,但是古董和经书……
简单的在大雷音寺逛一圈,东西就看完了,相比较而言,三清观的古董和经书就多得多,郭书喻看着族人,有点奇怪的问道:“这边的古董和经书这么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