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卷 游历四方之乐 第122章 丝竹之乐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卷 游历四方之乐 第122章 丝竹之乐 (2 / 4)
        左边坐着三名女子。

        上首的女子瓜子小脸儿,柳月眉,丹凤眼儿,额前梳着几缕弯弯的整齐的刘海,一身粉色对襟短袖长裙,一副典型的江南小家碧玉的气派,但见她怀抱一把琵琶,螓首轻摇,正轻拢慢捻的弹奏。

        中间的女子一身红色宫装打扮,脸型微胖,眉如远山,目如星月,她左手扶着一张凤首箜篌,右手指尖灵巧的在弦间拨弄着,颇有一派名家闺秀之范。

        最下边的却是一个身着粉妆莲荷印花长裙的女孩儿,圆圆的脸蛋粉嘟嘟的,看情形约莫不过十岁上下,她身披一条彩带,双手轻握,瞪着一双乌溜溜的黑眸子坐在椅子上微笑。

        右边三张湘妃竹椅上无人落座,却自另有一番景象。

        上首第一位公孙大娘却是相识的,那便是在百花谷中见过的乐圣李龟年,想不到百花谷一别,他竟也来到了江南。

        只见李龟年仍是戴着黑色璞头帽,穿着宽大皂衣袍,清廋的脸庞,飘逸的胡须,但今日李龟年却格外的神采飞扬,只见他站在椅旁,腰间挎着一面红色的腰鼓,他左手扶鼓,右手有节奏的拍着鼓面,煞是洋洋自得。

        第二张湘妃竹椅前又站有一人,相貌与李龟年颇为神似,只是年龄稍幼,但见他双手半举空中,随着节拍唱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他此时唱的是王翰的诗作:《凉州曲》。

        这首曲子被称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本常用来在军中表演,士兵们时常在马上吹起鼓角,高唱此诗,便有道不尽的苍凉之感。

        但此刻此人此时此地唱着这《凉州曲》,纵使在这江南水乡,也让人突然如临边塞,仿佛让在座之人看到了开怀痛饮的军士,看到了葡萄美酒,看到了夜光杯,看到了沙场征战的军营生活。

        第三张竹椅上空空如也,一位中年男子从椅边来到了大厅的中央,随着音乐和歌声的节拍跳起舞来,他的舞姿古朴典雅,或做策马扬鞭骑马状,或做狂饮烂醉喝酒状,或做挥手拜别出征状……最为奇特的是,他的相貌与李龟年仍有八分相似。

        大厅上方主位却摆着一张宽大如床的紫檀雕花椅,上面斜倚着一名五旬左右的老者,只见他头戴一顶乌纱硬角幞头帽,穿一身轻纱回文素衣袍,其人天堂饱满锃亮,一双丹凤大眼,两轮垂肩肥耳,两撇八字胡须,脸庞圆润饱满,活脱脱一派王者风范。

        此时,这老者双眼微闭,展颜微笑,右手指节随着音乐的节拍轻轻的敲打着拍子,显得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