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卷 游历四方之诗 第92章 饮酒品剑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卷 游历四方之诗 第92章 饮酒品剑 (2 / 3)
        张说早闻李白才学过人,但因他年事已高,病体残躯不能接见,便托自己的二儿子,当朝宁亲公主的驸马---太常卿张垍(音ji)接待李白。

        张垍本是玄宗眼前的红人,平日也作得些许文章取悦圣上,但当他读过李白的《大猎赋》后,深感李白才学远胜自己,顿时心生嫉妒:如将此人荐与皇帝,将来自己必定失宠。于是他对李白闭门不见,借故推脱疏远。

        李白在长安等了大半年,从枝繁叶茂的初夏等到草枯叶落的深秋,他一无所获,唯有大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归去来!”就此悲愤的离开了长安。

        李白由此对仕途意兴索然,便纵情山水,好诗源源不绝的从他口中脱口而出,长安拒绝了一位想做官的李白,却反而成就了诗情大发的伟大诗人李白,可见世间的诸多事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未可预料也。

        由此,李白的大名终于传入了玄宗的耳中,玄宗亲下诏令,宣李白进长安侍墨。

        真所谓志士之心永不死,虽然曾经受挫,但李白还是决定再度前往长安,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裴旻虽是赳赳武夫,常年打拳舞剑,但自小也蒙诗书熏陶,文事也自不弱,父亲从小对他悉心栽培,指望他文能定国,武能安邦,书中投笔从戎之班固,熟读春秋之关羽,饮酒赋诗之曹操,儒雅风流之周瑜,无一不深深地影响着他,使得他向文武双全的目标而追求,所以,裴旻对李白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是极其钦佩的。

        裴旻道:“我见兄长身带长剑,裴旻别无所好,对剑却是爱之如命,不知可否将剑借来赏之?”

        李白微笑道:“千里不留行,十步杀一人。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宝剑配美酒,相得益彰,白可一日无山珍海味,但不可一日无酒、一日无剑。老弟既然爱剑,更是同道之人,便请看来。”

        说罢,李白解下身边的长剑,双手托着递了过去。

        裴旻将剑捧了过来,轻轻抚摸,只见此剑之剑鞘用上好花梨做成,上面镂刻着麒麟祥瑞图;剑柄护手处镶着一面小巧玲珑的八卦宝镜,剑柄尾端悬挂着一缕长长的白色剑穗。

        裴旻缓缓抽出长剑,只见剑宽二指,剑刃薄如蝉翼,剑脊平滑刚硬,剑身白如霜雪,整支长剑在这斗室中隐隐溢出淡淡的银色光华。

        裴旻赞道:“好剑!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此剑霜华绝代,如能临风起舞,岂不快哉!”

        裴旻遂收剑入鞘,将宝剑递还李白,爱剑之人,见猎心喜,并不是想据为己有,而是想持剑起舞,阅剑无数,以为谈资。就像好色之徒一见妙色女子便想一亲芳泽,异曲同工尔。

        李白接过长剑,亦轻抚剑匣,一如抚摸一位深爱的女子,并款款深情道:“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此剑名‘秋霜’,是我早年游咸阳时所得,其剑锋如秋霜晶莹冷练,是以得名。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不知不觉我已度过人生的四十多个春秋,但愿此行长安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吧。兄既然喜好此剑,明日就请于树下舞剑,何如?”

        俗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世上之人,无论三百六十行中的哪一行,都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勤奋向上者、光明磊落者、善良忠厚者、与世无争者、阴险毒辣者、争权夺利者、贪婪狡诈者、睚眦必报者、锱铢必较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