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阳文会(一)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阳文会(一) (1 / 2)
        一大早,管家就开始指挥下人们开始布置家里,准备开始祭祖,因为今儿个是重阳节。

        当然了,具体的还需要老爹亲自带领着黄襄和黄射一块儿,向先祖文强公进行告祭,而后一家人登高祈福。

        忙着一上午,临近中午的时候,就该去曹植的文会了,作为曹老大目前唯一一个封侯的儿子,曹植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襄儿,有些事情你还是需要注意一点,四公子再聪明绝顶,他也不是嫡长子。”作为老一辈的黄祖,当年能够坐上江夏太守的位置,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虽然他可能比之很多人都不行,但是他的经验依旧丰富。

        黄祖当然知道黄襄是站在曹丕这一边的,不过作为老爹,该关心的还是需要关心一下,反正两个儿子都混得不错,自己也没有什么大的追求了,最好就是能够死后被追封,这一点还是需要黄襄努力。

        “父亲不必担心,孩儿知晓。”黄襄肯定是顺着老爹的话说,而且也没毛病。

        ……

        曹植安排的地方在邺城外的一处小山上,要在邺城外找到这种风景比较合适的地方,还真是亏曹植有心了。

        已经进入秋季,城外的庄稼到处都是一片金黄,山上的布置非常符合自然气息,或者可以理解为‘近乎于道’。

        半中央一个简陋的小亭,说简陋是因为连屋顶都没有,完全就是几根粗木随意摆在那里,要不是有一些石墩座位,你都不能看得出那是‘亭子’,石墩沿着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摆放着,从高到低,相隔其实是有些距离的,再加上一些树丛草木的遮挡,坐在最后面的人基本上就是凑数的,从这一点看,曹植还是有一些注重阶级的。

        不过,曹植很人就很随意了,穿着的服饰很是简单,并不像曹丕那样装饰繁重,当然了,曹丕那是因为恪守礼仪,而曹植这种行为可以称为风流。

        “看来,黄老派的影响已经开始了。”黄襄看到之后暗自想到。

        坐在首位的自然是曹植无疑了,紧接着的就是杨修、其次便是荀恽、再次就是诸葛诞,以及庞统,有名的也就这四人,其他的都是小世家的子弟们,本事是有的,不过并不出众罢了。

        其实从曹植的安排来看,就知道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虽说有杨修是他最为倚重的心腹,荀恽只是比较看好曹植,并没有真正的站队,想也想得到,是因为他老爹荀彧的指示。

        但是,作为颍川士族掌门人的荀家下一代家主的荀恽,怎么着也要抬举一下吧?

        至于其他的人,夏侯尚纯粹是武夫,打酱油的,别的人就是被曹植拉过来的,当然了,大多数还是愿意过来的,除了黄襄,因为他真的是个半调子,不像陈群、陈琳、阮瑀、徐干、刘桢这些正儿八经的才子那样。

        曹丕是不会来的,他很忙,虽然他没有爵位,但是有官职啊,所以也是在家里进行完活动之外,继续回到官衙工作,哪怕不工作他也不会来,并非因为和曹植不对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