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飞升(单元完) (15 / 1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道飞升(单元完) (15 / 18)
        两国大军战至六月,打到安市城外,高句丽名将率十五万大军救援,战事胶着不下,李世民召诸将问计。李道宗认为,高句丽倾国兵力皆出,平壤城必定空虚,愿领精兵五千击之。李世民觉得此计太险,不欲采纳。尹羲一直不参与实质军政,此时却支持李道宗的看法。李世民知道尹羲不轻易建言,命苏定方率两千精锐作为李道宗的先锋军,一起击平壤。

        稍做休整,翌日开始发动新一轮的强攻,李世民亲自领四千骑,令鼓角齐鸣,诸军诸将一起奋击杀敌。一战斩杀三万余人,降四万余人,但仍然未破安市。

        李世民再升帐问计,诸将为先攻乌骨城和先攻安市各执一词。天子亲征,先攻乌骨城太险,还是应该先取安市。

        正在这时,尹羲弟子陈硕真和陈玉真带着民夫工匠运来了攻城利器,四门大炮,愿助唐军攻安市。

        晋阳公主一听大喜,李世民因问是何物,晋阳公主便请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等大臣到大帐外一看。

        只见是四门黑黝黝的粗壮铜管,架在几辆结实的车轮上面。

        晋阳公主请师姐为大家演示,陈玉真让人装填炮弹,点了引信,晋阳公主让大家捂好耳朵。忽听轰隆一声巨响,三四百步外的一个土包忽然炸开,乱石飞溅,尘土飞扬。

        在场君臣皆都瞠目结舌,此乃天崩地裂之术,若有此术为仗,必震慑安市守城将士。

        李世民大喜,遂令这四门铜炮加入攻城之战。

        攻城之前,几炮打得城上守军心神俱碎,只觉天罚降临,士气皆消。几发炮弹将厚厚的城门打出破洞,又打烂了城楼屋顶,李世民令击鼓奋进,唐军士气大涨,城上抵抗混乱虚弱。

        唐军攻上城楼,安市守军投降大半,李世民不由得大喜。

        攻下安市再攻乌骨城,势如破竹,乌骨城还未打下来,李道宗、苏定方已经打下高句丽国都平壤,高句丽亡国。(在公元427年之前,高句丽的国都是“国内城”,之后才迁都到平壤,高句丽是我国北方一个政权,与后来的高丽、朝鲜主流民族不同)

        尹羲见提前大功告成,基本实现收复汉四郡,疆域统一的功业,她才松了一口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