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3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25 章 (3 / 5)
        秦公有意让太子驷树立威望,秦国的公子不能没上过战场,义渠是秦国大患,不说能一举将义渠纳入秦国版图,能让他们不敢再骚扰秦国边境就是胜利。

        太子驷调走了秦国半数精兵,有整个关中的粮草为后盾,这一仗打的是热血沸腾酣畅淋漓,义渠内部本就不稳,又有秦国前些年派去扰乱人心的细作,大军趁其自相残杀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伐取义渠十五城,直接打到义渠王对秦俯首称臣。

        如今的称臣不是以前那般上贡点东西就算完事儿,太子驷野心不小,区区十五座城没法让他满足,西北这么大一片优质牧场就在眼皮子底下,现在完全吞下有点困难,再过几年迟早会拿到手。

        只有他自己的话处理义渠的事情有些困难,但是旁边有个卫鞅就不一样了,政事方面卫鞅在行,义渠既然已经称臣,那就先和秦国一样来场大变吧。

        看秦国如今的强盛就知道,让秦国接受义渠内政对义渠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义渠人:......

        虽然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是怎么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呢?

        总之,卫鞅逃开了秦国内部的政务,来到这边又被太子驷安排了一堆活,他就想不明白了,这父子俩不能有点危机意识,万一咸阳城里的流言是真的,这秦国还要不要了?

        刚卸下重任的大良造憋屈的不行,找到太子驷正想推心置腹的谈谈,然而刚见着人就被一句话堵回来了。

        太子驷:我不瞎不傻,谁好谁坏自己分不清吗?

        卫鞅:生气.>
义渠那边一切顺利,咸阳这边也没闲着,孙伯灵悠闲了两个月,在宝贝闺女刚学会喊“父父”没几天就再次离开,毕其功于一役的情况毕竟少见,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一蹴而就,秦魏两国之间还有的磨。

        赵国因为周边几国的联手打压,近些年日子过的越来越苦,赵侯那颗争霸天下的心在国内动乱层出不穷国外诸侯阴招频现的情况下只能收敛起来,想争霸也得有争霸的实力,以赵国如今的情况,再和他爹在位时那样和谁都是硬扛那就是自寻死路。

        在赵国的问题上秦国和齐国只是私下里使手段,真正出了大力的反而是魏国,魏王在秦国吃了不少亏,转头在赵国身上全找回来了,如今的赵国没有良将,军队气势也日渐萎靡,魏国庞涓龙贾两员大将拉出来哪个都能打的他们割地求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