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同门不同心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同门不同心 (2 / 3)
        许镇远板着脸喝道:“兰儿,下去。”

        许如兰噘着嘴,说:“爹,我听听有啥不行吗?”

        许镇远道:“那就赶快坐下,安静些。”

        常大柱很有眼色,马上又搬来一把椅子,放在许镇远的身后。许如兰扭搭扭搭地走过去,坐下。

        杜谨开讲了,他能讲些什么呢?当然就是儒家那套仁义礼智信。他主要表达的意思,就像孔子感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一样,对当下的世道颇为不满。民国了,要剪辫子,他藏了好几年,直到现在,还留着,谁要是想剪下他的辫子,他宁愿把他的头一块让人剪了去。

        武馆的徒弟都是没念过书的人,老先生讲课又很古板,听得人昏昏欲睡。

        好不容易讲完了,老先生还不忘赞扬几句自己的弟子梅尧。他让梅尧上台也讲几句。

        梅尧没有准备,但对师傅的要求也不敢违抗。

        他走上前台,学着武者的样子抱拳,说:

        “在下梅尧,鹿鸣书院的书生。刚才先生所讲,我觉得甚为有理。如果让我讲点真实的情况,就拿咱碧云镇来说吧。碧云镇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数百年来都是繁荣兴盛,只是到了近十年才开始衰败,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的人都求新,求变,把老祖宗的传统都丢了,所以才导致如今的局面。要想让碧云镇重振雄风,我们还得把老祖宗的家法请回来。就像镇远武馆要想发扬光大,就绝对不能丢了许总镖头的家传和绝活。鹿鸣书院乐意与镇远武馆携手,为重振古风,重振碧云出力。”

        说完,又抱拳,回头看看杜谨。

        老先生高兴地点了点头。

        “讲得好。”许镇远说,“果然是杜先生的高徒,果然是鹿鸣书院的才子。你们都学着点,不光要会使蛮力,还要会说。来,谁也说两句。”

        众徒嬉笑着,没人敢上台。

        常大柱走上台,先向杜先生鞠躬,然后向众徒弟抱拳,说:

        “杜先生和梅公子所言极是。我们虽是练武之人,也要有家国情怀,练武不是要去行走江湖,不是要去占山为王,而是强身健体、呵护家人,同时也要保境安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