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我就是神医 (1 / 4)
“梁秀,你这意思是说我们都是庸医?”张院长面色一变,问。
其他几个专家也都脸现怒色,这个年轻人太狂妄了,竟然张口这么说!
“我没有那个意思,我只是说,现在华医之所以停步不前,主要就是条条框框先把自己给圈住了。其实天地阴阳,永远都是在变化的,人生天地,也是不断生生死死生息不停的。我们在治病时,疾病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我们却要死死地判定什么360多个穴位,这已经不符合五行生克的道理了。经脉与穴位,是我们祖先留下的精华,但是没有一个祖先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固定不变的。”
张院长听着有些迷惑,听着梁秀的话似乎特别简单,又似乎特别深奥,他感觉自己需要用很长时间才可以消化这些内容。
“或许你说得有些道理,不过我暂时还想不明白。”李主任低头沉思。
李主任没话可说,自然等于承认了梁秀的水平。
计天长清了清嗓子,说:“刚才梁秀的回答有些摸不着边啊,我们别提医生教授,我们都是医者,医者的责任是治病救人。我想让梁秀来探讨一下脉诊的方法。梁秀,你能不能说出几种疾病明显的脉诊情况?”
计天长刚才听梁秀说了两句,知道梁秀对于古典医学典籍有着很深入的研究,能不能帮到卫得如不好说,但是至少也是懂得华医的,现在既然大家都同意,他就顺坡下,也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既照顾了卫老的面子,又给了小张院长的面子。
梁秀向着计天长拱拱手,说:“华医医典中记载,将脉象分为浮、沉、迟、数四大类。晋代的王叔和有《脉经》中将脉象总结为二十四种。元代的《诊家枢要》发展为三十种脉象。到了明代的李时珍,在他的《濒湖脉学》中确定为二十七脉。当然,明代的《诊家正眼》再增入疾脉,合二十八种脉象。后世多沿用二十八脉。”
计天长点点头,示意梁秀所说无异。脉诊对于所有华医学者来说,都是最看中研究的对象,也是所有华医学生必需重点学习的内容。他只是想给卫得如一个台阶,反正卫得如怎么比都得输,让这个年轻人陪着卫得如,说不定卫得如还有一些心理安慰。
“不过,我倒是对于脉诊一直有一点想法,既然您提出来,我就简单说一下。”梁秀并没有停下来,而是接着说。
唉,这年轻人,既然计天长都不说话了,他怎么还说?卫得如听梁秀还要说,有些着急,急忙对着梁秀示意。话多语失,这样说下去,万一哪里说错了,岂不是前功尽?
韩武功感觉也有些意外,他以为梁秀的实战水平的确不错,但是这样年轻,一定没有什么理论知识。既然这两个专家都没有什么话说,怎么梁秀还要说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