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魂室和蓝皮札记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魂室和蓝皮札记 (1 / 3)
        清风朗月,微风摩挲。

        坐落在塔榕山上的楚凌族祭祀堂,神秘巍峨,影绰飘渺。

        塔榕山与其说是一座山,不如说是一颗树,一棵高可参天,直追苍穹的神树。

        这是楚凌族独有的物种,如海星般伸张的叶子,纹理似天然生成的符文,古朴典雅,神秘隽美。到了夜晚,会散发出淡蓝色的荧光,恍若细小弥漫的星云,与素雅的香气互相辉映,令人神往。

        遒劲的枝干像龙蟒般穿梭攀绕,将土壤和沙砾包裹,从巨石间慢慢穿凿,或旁敲侧击,突出重围,或迎面砥砺,借力时光,逐渐分解。

        鬼斧神工般的吐纳,一棵树,花了百万年的时间,茁壮生发,不倦攀爬,终于将一座万仞高峰,似伙伴,更似宿命般———包罗、容纳,消解、融合,交汇黏糅成一体,最后诞生出“山藏一棵树,树裹一座山”的旷世奇观。

        两日后的这个傍晚,姜云书跟在大祭司古相身后,前去探望仍在昏迷中的母亲。

        亦步亦趋的跟着,这是他第一次进入祭祀堂内院,但没有过多的好奇和东张西望,因为完全没有那种心境了。

        沿着清寒的古阶向下走,两侧的火把摇曳跳动,把错综复杂的塔榕树根系映照在石壁上,如时光的缕缕刻痕,又似蕴藏远古记忆的绳节,兀自深嵌,岿然自在,奇伟瑰丽,没有任何造作浮华。

        一阵静谧后,前方的通道里开始有白雾弥漫,氤氲流动间似乎幻化成无数白色人影缓缓游荡飞舞,还隐隐传来低语呢喃和叹息倾诉之声,如一场浓缩的人生演化,生老病死铺展,百态世相揭露,转瞬即逝,却不由得叫人折眉苦思,心中泛起层层涟漪和无尽的感喟。

        两侧的石壁上也出现各式浮雕图案,初觉奇异怪诞,不明所以,仔细甄别后,却分明是那神秘白雾中幻化图影的拓印,似是不忍时光飞逝,岁月蹉跎,要将每一段旅程镌刻、铭记,每一帧光彩,每一刻悸动,每一缕神伤,每一道疤痕,留在坚硬的石壁上,藏在万古延展的根系里。

        大祭司古相回望怔在那里的姜云书,似是要把一次牵扯深远又远远超过其现今眼界和理解的课程演示给他,让他沉浸其中,接受这如醍醐灌顶般,令人茅塞迸发、意向翻腾的大冲撞,大洗礼。

        姜云书圆睁双目,无比惊骇的看着眼前如轮回般深刻摄人的场景,脑海仿佛被某种接近本源和真谛的强烈情绪与意识所笼罩,一阵阵莫名的心潮涌动,凄楚和欢喜夹杂,感喟和怜惜纠缠,真真是悲欣交集,泪珠滚烫,若不是这硕大的皮囊和如尘垢般的生活经验硬撑着,恐怕直接就像婴孩一样旁若无人,放纵天性的抱头痛哭起来。

        旋即,古相转回身,神情肃然,嘴里低语默念,眉心的黑色鲸印闪烁出遒劲的幽光,如沉缓的波纹一般扩散出去,当前方的白雾接触到这股连绵的幽光涟漪,像鱼儿碰到大网一样,迅速的收拢起来,似狂卷的漩涡一般蜂拥汇集,最后压缩至一个白点,然后慢慢淡化,消失。

        谜一样的白雾褪去,通道尽头赫然显露出一面古朴威严的石门,其上似天然造化般凹陷出一个“魂”字,笔锋如灵蛇游走,摄人心魄,一气呵成间隐约有丝丝白气渗出,流溢不绝,叫人不禁暗自思忖,这石门是否就是那幻化万千之白雾的生发源头。

        石门的周围有塔榕树根交叠盘踞,似鹰隼的巢穴,更似驻守戒备的仪仗,错落有致间仿佛又内蕴某种深邃的纹理,不可捉摸。

        姜云书知道,眼前便是救治母亲的秘密所在——“魂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