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天子守国门 (2 / 9)
其实,以目前的情况,‘迁都’也是一个很好的应对措施。暂避锋芒,以空间换时间,龟缩到比较小的地盘,把希望放在另外三线战事上。只要他们能获胜,就第一时间把精锐撤回来,集中兵力,再和北戎汗国决一死战。
但是,这样做也是非常危险的。
第一,国都在大多数时候就是国家的头面,国都被人占领,就是亡国的象征。一旦他们选择‘迁都’,整个东华帝国,都将陷入到绝望之中。人心一旦散了,队伍可就不好带了。
第二,说好听点叫‘迁都’,实际上,就是逃跑。领导班子可以到另外一座城市重打锣另敲鼓,帝都的两千多万百姓怎么办?他们往哪儿迁?留在帝都,万一北戎人屠城怎么办?以他们的尿性,大概率会这么做。如果帝都被屠成‘空城’,即便事后再夺回来,又有什么意义?
“好一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孙尚书,甩得一手好锅啊。”女帝揶揄地看了他一眼。
“臣,惶恐。”孙韬拱手施礼,心里却颇不以为然。
国难当头时,大臣其实没有皇帝那么慌。
他们毕竟是打工的,换个老板,一样可以凭借无敌嘴炮混饭吃。哪怕国家被北戎人占领了,他们也要治理的不是吗?以他们那点强盗思维,怎么能胜任治理帝国的重任?还不是得请他们来。
皇帝是老板,国破家亡时,也只有他们才会对结果负责。
“什么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京城不是还有二十万大军吗?”叶修实在看不下去了,这特么都什么人啊。
一群瓜怂。
“二十万京军,如何与八十万北戎铁骑抗衡?”孙韬撇了撇嘴,“靖海伯大概还不知道北戎人的厉害吧?”
“你说说看,有多厉害?”叶修冷冷一笑。
“当年我镇守北峪关的时候,经常和北戎骑兵作战,亲眼见过一支数十人的北戎骑兵小队,追着数千东华官兵砍杀的场面……其悍勇狠恶之处,远非我东华士兵所能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