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1 / 4)
这时,周玲安接了个电话,说着说着眉头就皱起来了。
挂了电话之后,唧唧呱呱地跟叶修吐槽。
叶修一听,原来是‘落雁湖’上游河水污染的事情。
这事儿,也是东篱村人的老心病了。
落雁湖的上游,连接着一条宽约两华里的大河,叫玉陵河,上游来自济省境内的陵山水库,每到夏天雨水增多,水库就要开闸放水,通过玉陵河泄洪。时间久了,河床里积累下来大量的沉沙,所以河水就特别干净,离远看,如一条玉带一般。所以得名‘玉陵河’。
而落雁湖,就是玉陵河水沉积下来形成的湖泊。
叶修还记得,小时候,玉陵河和落雁湖,就是东篱村孩子们的乐园。
那年代,天很蓝,水很清,河床里的沙子很白很细。小伙伴们玩累了,直接在河边的湿沙处挖个坑,很快就会渗出来一汪清水,直接可以饮用。特别清凉,特别甜。
就是因为山清水秀,生态特别好,所以吸引了诸多水鸟前来栖息,大雁也不例外,因此这片湖泊才得名‘落雁湖’。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开始,这种好时光就一去不复返了。
在冲刺GDP的时代,一座一座工厂拔地而起,玉陵河不仅是专供陵山水库泄洪的通道,还成了上游十三家工厂的排污之所,慢慢地,‘玉陵河’变成了‘黑水河’。而河床里的沉沙,也因为房地产业的繁荣,被大规模地开采。
玉陵河如同被毁了容的美女,再也不复往日风采。
在以经济建设为纲的年代,先污染后治理,是全世界的通病。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提出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种振聋发聩的口号,把环保问题作为高压线,开始治理被污染的环境。
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依然会有人罔顾律法,践踏最基本的底线。虽然有些排放不合标准的工厂搬走了,但依然还是有几家背景比较强悍的厂子,像钉子一样钉在玉陵河边上,或通过关系拿到假批文,光明正大地排污,或者遮遮掩掩,偷偷摸摸地搞事情。
下游治理着,上边还在排,永远不可能解决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