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回 华军全线有进展,西夏乞和无结 (2 / 3)
且说花荣的第五军,跟王进一起,征伐日本,灭杀鸟语天皇,立佐河为倭王,签订马关条约,吞并大片日本土地,之后王进便令花荣率第五军回国。花荣一登岸,便接到晁盖急令,全军不及休整,便快马加鞭,直奔西北,终于在腊月初,全军赶到了西平府(宁夏吴忠)。
第五军只在西平府休整补充了数日,便奉命往兴庆府(银川)城下前线,替下了岳飞的第七军。第七军连续作战,尤其是强攻西平府,损失不小。林冲对岳飞亲自登墙抢城,更是恼火,把岳飞给狠狠责备了一番。正好花荣第五军来了,便叫岳飞领第七军回长安修整补充。兴庆府前线这边,林冲与吴用亲自指挥。
大华军连年征战,这回又聚兵西北大战西夏,后勤压力甚大。亏得早开辟了海运通道,从高丽和安南等地购来大批粮食,又兼工技发达,倾销周边,工程兵修路有方,再发动粮商参与供军需,方才支撑得住。林冲决心,灭了西夏后,得缓一缓了。
上此次那西夏中书相王仁宗前来议和,被吴用拒回。大华军节节进逼,败讯不断传进西夏都城兴庆府,城外大华军已将兴庆府围了大半。兴庆府西夏军几次出动,皆被大华军击败。西夏皇帝李乾顺认识到:西夏国将灭。高昌回鹘、草原乃蛮和克烈部,见西夏快完蛋了,不但拒绝多派援兵,更企图将之前派来的援军撤回去,甚至有要乘火打劫多占疆域的。
内无积蓄,外无援军。尤其大华军的火器,无人可解,无军可敌。李乾顺终于放下西夏国梦想,向大华国低头俯首,派堂弟李遇乞、枢密张昊、中书相王仁宗三人为使,第三次前来求和。李遇乞是皇亲之首,张昊理军,王仁宗为政,这三人可谓李乾顺之下位置最高的了,可见李乾顺之求生欲。
正好大华朝副首相张邦昌前来面谒林冲,汇报国事,更重要的是,张邦昌带来了扈三娘怀孕的喜讯,看来安道全为首的专家小组,对林冲身体的调理是有效滴。林冲甚是开心,一众文武也很开心,纷纷向林冲贺喜。
林冲便带着张邦昌和吴用二人,接见了西夏三使。
那李遇乞、张昊、王仁宗三人,一进门便大礼相拜,口称罪臣,呈上李乾顺亲笔降表。
那降表大意是说李家本是党项羌人,乃是大宋节度使,之前猪油蒙了心,冒称鲜卑,分裂立国,胡称皇帝,不尊华夏,擅起兵刀,祸害中原;如今充分认识罪过错误,迷途知返,愿悬崖勒马改邪归正,自去皇帝称号,去西夏国号,复节度使,且愿将西平府和夏州等地归还大华,只节度黄河以西地域,为大华朝守护西北。愿世世代代为大华朝西北屏障,忠心不二,绝不再反,若有不实,天打雷劈。云云。
林冲三人传看过降表,吴用笑问:“既然心诚,那李乾顺缘何不自来?”
李遇乞:“吾兄长因数番得罪大华朝,心下十分后悔,病倒在床,实在起不了身,特命小的代他向皇上叩罪!”说罢,咚咚咚又是三个响头。
林冲道:“李乾顺这回倒是挺乖顺的,连王都不当了?”
李遇乞道:“李家本就是大宋节度使,如今大华朝代宋,但求复节度。”
吴用冷道:“李家叛变自立,又屡犯中原,戮害百姓,万死不得赎其罪。怎好意思还想复节度使,继续割据一方?”
张昊道:“梁山好汉也曾为登州节度,割据一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