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回 智多星添兵三万,李察哥许纵三日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12回 智多星添兵三万,李察哥许纵三日 (1 / 3)
        只见吴用羽扇一摇道:“长安城东百多里便是渭南,那里有一个工程兵旅和二个劳改万人队。我已派急使前去,估计明日午后便能通知到。我叫他们放下装备,轻装前来,这里兵器充裕足够装备他们的。他们大后日应该能到。宣赞兄弟领兵出城后,若是西夏军大后日不能抵达,则便宜行事;若是西夏军大后日白天能到长安城下,则无论如何要设法延阻敌军,让这三万人能入长安城。”

        宣赞立起应道:“军师放心,小弟便是拼得性命不要,也当拖住敌军。”

        陈遘担心道:“工程旅助守没问题,但劳改队都是些异族俘虏,多是女真、日本、高丽、还有汉人罪犯,他们怎肯出力?到时暴动如何是好?”

        薛永哈哈笑道:“当年还在梁山时,童贯猛攻,梁山危在旦夕。军师妙计,催动俘虏登墙,效果很好。陈路长大可放心。”

        吴用道:“陈路长的提醒有道理,进了长安城不怕,就是从渭南到长安这段路,怕他们拖延闹事逃逸。这样,城里还有四五百骑军,令他们全部赶去渭南,接应那个工程旅,驱赶那二个劳改万人队。”

        整个长安城都动了起来,城墙上下,各式装备物资纷纷就位试校,城内民众被组织起来,以街坊为队,进行紧急训练。城外则坚壁清野,令百姓撤进城池或上山躲避。

        第三天凌晨,一支三百多人的精干队伍赶到了长安城。原来是特战旅的刘唐,他本在兰州那里,得知西夏军进犯长安,紧急召集了左近特战军兵三百多人,找兰州守军要了七百匹军马,一人双马,一路兼程赶来长安。

        见刘唐来了,吴用大喜,对刘唐道:“兄弟此来,补上了愚兄手里的最后一块短板。你抽出二百人给杨林,分为四队于东南西北城墙,作为督战队和救险队。你自领剩下的百多人,做我手上的最后预备队。”

        上一回说过,李老二率领乡兵水漫官道,阻缓了西夏军;宣赞又带人木石堵道,炸毁桥梁。终于使得工程兵旅押解着两个劳改万人队,比西夏军早几个时辰到了长安城。

        却说李察哥领着西夏军,一路克服了大华乡兵袭扰,道路泥泞,到了长安城下,已是中华三年(1129)八月初十的后半夜。长安城城门紧闭,严阵以待。

        第二天,李察哥便令攻城,匆匆组装的数十架投石机向着长安城投掷着石块,而长安城上的床弩和石炮,也不停地向西夏军反击。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对射,李察哥一声令下,西夏军嗡嗡嗡地奔上前来,蚁附攻城既要开始了。

        西门内,大约二三千人,身穿崭新大华军军服立在街头,每人手持一杆长枪。这其实劳改万人队的劳改犯。

        一个军中书记模样的,手持一个铜喇叭,正在训话,几个大嗓门的军兵为他扩音。

        “你们本是劳改犯,还要服役多年才能被释放。如今天大的好机会来了,西夏军来攻长安城,你们随我大华军上城墙御敌。若杀一敌军,可免劳改罪,立即释放;若杀二个敌军,可入大华籍。你们知道的,大华朝人口分三种,大华籍最高,享受大华朝律法保护,税率优待,可做官入学;其次是准华籍,再次是侨籍。像你们这样的,就算被释放,最多也就是准华籍。机会难得,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