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张林送柳框样品给刘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张林送柳框样品给刘军
        大集镇一年要有几次的集市,每一次集市都会很热闹,一年中最热闹的要算正月十八这一天的庙会。在正月十八这一天的集市上小商小贩云集,有表演功夫、杂技、魔术、皮影一类的艺人在街头卖艺,还会有唱大戏的在街上搭戏台子唱大戏。百姓会到集市上采购他们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也会把他们家里的剩余农产品拿来出售换回他们需要的东西,集市上的人会比往常的集市上多出几倍,临近乡镇的百姓也会赶来凑热闹。这一天的集市上不但会有各色各样的小商小贩、艺人、农村百姓、勾肩搭背恋爱的青年男女等,连小偷扒手也会多上几倍。

        张林拒绝了茆春林劝他娶槐花的好意,也不能去养猪场或饲料厂里上班,只得留在村里种他和槐花家的那几亩农田。他把几亩农田收拾得非常精细,连田块边沿外的杂草也都被他收拾的干干净净。在田里刨食,几亩薄田也没有什么收入,只能解决温饱和日常开支。前几年他从工地赚了一些汗水钱,可带回来的钱大部分都用在了修理房子上,一时冲动他又买了些东西。现在他虽然不需要再买电视机、洗衣机、电饭锅、床铺、桌子、椅子等这些东西,可他觉得万一遇到什么大灾大难需要用钱时,房子和这些东西又不能立即换成钱,就算能把房子和这些东西卖了也值不了几个钱了。农闲时不得已他也只能在荷花村里和附近的邻村里找些零散的工来打,打零工的收入也只能补贴些家用。他前思后想了很长时间还是没有想出什么能解决他增加收入的办法,闲的实在没有事做时就从沟坎上弄些柳条带回家编织一些柳框拿到街上去卖。农村的百姓一般自己都会编织柳框,不需要买,他编织的柳框也只能拿到大集镇上去卖,卖给街上开店的人用来装些杂物。街上开店的人家需要这种柳框的数量也不多,卖不了几个钱,每一次卖框的钱也只能够他买些油盐酱醋回家。

        他刚开始把柳条割回家直接编成框拿到街上去卖,柳框看上去黑黑的,粗糙不美观,需要的人少,当然也就卖不了几个钱。后来,他把柳条割回家后先把柳条的外皮剥去,这样柳条就变成了白色,再把剥下来的白色柳条晾晒干,然后再把晾晒干了的白色柳条编织成框,这样的柳框看上去既干净又美观,拿到大集镇上去卖很受欢迎,买的人也就变多了,价格也提高了不少,每一只柳框多卖了不少的钱。

        时间过得很快,过完春节正月十八的庙会这一天很快就到了,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张林带着槐花早早就来到了集市上,他们把编织好的柳框放在街边没有一会工夫就全部卖完了,而且还卖了不少的钱,很是开心。他们卖完柳框后又在集市上闲逛了半天。张林抓了两只小猪仔准备带回家饲养,他在集市上又剁了一块猪肉准备带回去给槐花的两个孩子解解馋,两个孩子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吃过肉了。他本想看一会大戏再回去的,可槐花不放心两个孩子留在家里也就劝他一起回去。

        当他们在街边吃了两碗羊肉面疙瘩汤起身准备要回去时,有一个穿着淡黄色西装打着领带的年轻陌生人拦住他们。年轻人说他们编织的框很漂亮,想从他们这里订购一批这样的样品,但不能编织成这么大的,要缩小十倍才行。而且这个年轻人还对他们说,或许他以后还会需要订购很多这样的框,如果销售的好,他还会订购其他式样和大小规格不一样的框。

        原来这个年轻人叫刘军,是县城里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经理。刘军告诉他们说,他也是大集镇人,今天是陪父母到街上来随便转转的,无意中看到了他们编织的这种柳框,觉得这种柳框美观大方,所以想与他们合作。如果他们愿意,他可以把他们编织的这种柳框变成工艺品后销售到全国各大城市里去,也可以出口到国外去。

        张林和槐花看到天上突然掉下一个馅饼,听了之后很是开心,就与刘军攀谈起来,留下了地址给刘军,刘军也给他们写了一个地址和电话号码,并且给了他们几百元的订金。

        张林和槐花回到荷花村后就开始到沟坎和河边去割柳条剥皮、晾晒,晾晒干后的柳条就按刘军的要求日夜加紧编织,没有几天就把刘军需要的样品数量编织出来了。张林借了一辆自行车先把少量的样品送到了县城里刘军的贸易公司。

        刘军见到张林送来的样品后非常的满意,觉得编织的非常精美。但他觉得这些柳框如果存放时间长了或许会受潮后发霉,他让张林先把这些样品带回去,要求张林把所有的样品浸一下本色油漆,再晾晒干,然后再全部送到贸易公司来。

        张林觉得刘军的话也有道理,柳框存放时间长了受潮后会霉变,可是上了油漆后就增加了成本,一是油漆成本,二是人工成本,就赚不到钱或者赚得少了,他想了想后就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刘军听了张林提出的问题,他看了看张林,然后笑了笑说道:“这样吧,油漆的钱他出,人工的成本就算了,如果不行他就不要这些样品,以后也不再准备从他们这里订购了。”说完又看了看张林的反应。

        张林听刘军这样说,他想,他自己和槐花编织倒是可以不计较人工成本,就当自己编织的慢一点罢了。可是,如果刘军以后需要的数量大,他订下了合同就需要请村里人帮忙编织,村里人可不一定都与他一样的想法,他们工资低了也不愿意干,请不到人干活,合同就完不成,完不成合同就要罚款,这样他不但赚不到钱,或许还要亏本的,他想了想后说道:“刘经理,这几个样品的人工成本我也可以不与你计较,就当我是在家里玩的,最多是多白干几天罢了。可是,如果你满意了我编织的柳框,与我签订下大批的购销合同,我就要请村里的人帮忙,他们工资低了可不愿意帮我干,这样我就完不成合同,你看怎么办呢?”

        刘军听张林说完说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如果你把这些样品做好了,我们公司满意了,我们会考虑你们的人工成本的,你先回去把这些样品做好了再说,你看怎么样?”

        张林想了想,说道:“那好吧,我先回去把这一批的样品先完成,等我把样品做好了之后送来给你看,你看满意了再说。”张林说完后与刘军打了一声招呼就离开了贸易公司、

        张林带着样品又回到了荷花村,他回来时在村口的路上遇到了茆春林。张林主动与茆春林打了一声招呼,而茆春林看到他把样品又带了回来,对他只是笑了笑,什么话也没有说,笑容里带着不屑和耻笑。张林看茆春林不愿理他,他知道他那一次拒绝了茆春林劝他娶槐花的好意,让茆春林很没有面子,茆春林不愿意理他也是可以理解的。茆春林对他笑了笑,笑容里的内涵他是读得懂的,可他又能怎么办呢,也只有让茆春林去笑了!

        茆春林在张林早上去县城的时候就知道他是去送柳框样品给一家贸易公司了,他是早上听毛头在饲料厂里说给其他工人听时他无意中听到的。毛头说张林可能也要发大财了,今天早上一大早就到他家里去借自行车,说是把他和槐花一起编织好的柳框样品送到县城里的一家贸易公司里去,如果贸易公司看中了就可能签下长期的订购合同。

        茆春林听到这个消息后把这个消息又告诉了张倩,张倩在槐花到养猪场里帮忙时就问了槐花。槐花告诉张倩说这是真的,把她和张林在大集镇上怎么遇到刘军的对张倩说了一遍。槐花说,就看张林这次送的样品贸易公司会不会满意了,如果满意了就会与他们签订下长期的购销合同,她以后也就不用再担心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没有着落了,或许这还是一条能发财致富的生路。张倩听了后也为槐花开心,她对槐花说,即使张林没有签订下长期的购销合同也不用担心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问题,她可以帮助她。槐花听了张倩的话觉得非常的暖心,连声说了几个谢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https://m.xinbiquge.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