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全球视野 (1 / 3)
导师看出了他的寒掺,给了他比其他学生高得多的津贴、补贴,还常常带他去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导师看重的是他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看重他是一块当医生的好料子。
回国前那个晚上,导师找到他,让他留下来。导师说:“周,你留下来,我会将你打造成全瑞典知名的肾脏病专家,在这里,你不用愁任何事。”
“老师的恩情,我终生不忘,”周斯绵委婉地拒绝导师的挽留,“在那里,有我的亲人,我要回去。”
“可是,你留在这里,对你个人前途更有利,在我身边工作,你会取得辉煌的成就。”导师的络腮胡子,随着嘴唇的张合,有节奏的晃动。
周斯绵说:“老师。医学无国界,我回去之后,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我认为,我的家乡人民更需要我。”
“周,我理解你,我可以想办法,将你的妻子接到瑞典来,”导师不愿意放弃争取周斯绵,“你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肾脏病专家。在这里,你可以有自己的实验室,有自己的诊室,甚至,还可以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医院。”
这一切,对周斯绵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可是,在竿子乡,有他的父母,有妻子孩子。即使将来妻子孩子能够过来,父母是过不来的啊!周斯绵说:“老师。。这辈子我都不会忘记您的恩德!我诚挚邀请您,方便的时候,到我的家乡去讲学!”
导师知道自己的劝阻失败了。他可以给一个学生物质上的期许,但不能给他家庭的期许,不能给他报国之心的期许。
周斯绵记得,导师送他去机场,一路上默不作声。导师从来不送学生离开,他只负责教导学生知识,以及学习研究的方法。
送周斯绵去机场,是导师人生的例外。
“周,我希望你回去,能当一个好医生!”这是在安检口,导师留给他最后的期许。
一晃将近十年,周斯绵却没有成为一个顶尖的肾脏病专家。大量的医院管理事务。。占据了他的精力。他理解导师劝他不要当院长的初衷,但是他无法推辞组织的安排。
“先生,到了!”乘务员提醒周斯绵。
周斯绵一阵恍惚,从回忆中走了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