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少年游 第二百一十三章 又是寻人?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卷二 少年游 第二百一十三章 又是寻人? (2 / 4)
        边民习称地皇后土为“地母”,因其掌阴阳、育万物,又是不常见的女性神祇之故,故而又被民间奉为掌管生育的女神。

        此前,勇毅公神阶升格为正七品地祇,朝廷也将整个安化镇纳入其辖下。考虑到安化镇已有踇隅观,观内主奉的是天皇玉帝,勇毅公不敢僭越,与那位主管天地三界的至高神争抢香火信力,便决定不另立新庙,而是以从祀辅神的身份,入驻踇隅观。

        于是,踇隅观的格局就成了:第一进主殿三清殿,供奉着三清天尊,左路偏殿即为勇毅公的福德殿,右路偏殿空置;第二进主殿玉皇殿,供奉天皇玉帝,左路偏殿为文昌殿,右路偏殿为财神殿;第三进主殿斗姆殿,供奉斗姆元君,左路偏殿为寿星殿,右路偏殿则为雷尊殿。

        三进之中,以第二进的主殿玉皇殿为尊,因此位于整个踇隅观的正中,昭示着本观的主祀神即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

        由于大随道录院系统中主流的黄冠道士,乃是道门的积善道派,该派是典型的人教一脉,积极入世,在全国广为宣传《三皇文》等经典,故而民间也多跟着尊奉“玉皇上帝”为“天皇”。

        各殿都有了主祀神,唯有第一进的右路偏殿还未决定该供奉哪位神祇。为此,由圣山县道会司的道会褚平牵头,积极与勇毅公进行协商。

        安化镇目前一共有两座道观,分别是青云村的青云庙和安化镇上的踇隅观。

        青云庙只是道会司为了方便管理青云村而临时搭建的,很小,主祀神即为地皇后土娘娘。而踇隅观的主祀神,则为天皇玉帝。如此一来,“三皇”中就还差一位“人皇”居方氏。

        于是,这一道士一地祇一起商议后,再上报给安西州道正司议决,统一了意见,将空缺的偏殿设为人皇殿。

        其实,这样的配置有明显的错位和不合理之处。比如,作为一镇繁华所在的安化镇中心主街,在这个“地母”的圣诞之日,反而没有一尊地皇像可供祭祀,实在是有些让人无语。

        不过,考虑到整个安化镇百废待兴,很多事情尚未理出头绪,也就不难理解。这样一来,神殿的优化配置也就只能留待以后慢慢调整了。

        而且,老百姓的一腔信仰热情,也不会因为官府的办事不牢而有所降低。正相反,这日一早,镇子周边的老百姓都纷纷上街,先是由道会司的受箓道士组成迎神方队,将远处青云庙的地皇坐像请出,然后一路敲锣打鼓,行数十里山路,来到安化镇上。

        迎神队伍在镇子上游行一圈,由着老百姓夹道欢迎,最后将地皇像请进了踇隅观福德殿,以其作为临时的供奉道场,由老百姓烧香祭拜。

        于是乎,踇隅观内便出现了这样一个神奇的场景:虽然观内供奉着众多的高位神,然而除了主祀神天皇玉帝外,反而是小小的福德殿的香火最旺。

        一方面,主要是因为地皇神像的临时入驻,极大地提升了福德殿的人气和香火气。另一方面,则归结为一句话:县官不如现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