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罢了 (1 / 6)
话说那周晓轩,离了杭州,便直奔汴京而去,路上不敢有丝毫怠慢,生怕误了考期。
终于,历时一月有余,来到了汴京,找了个便宜客栈便住下了。
汴京城四周水路发达,四方船只来往密切,安南国的水果,西北部落的牛羊,苏杭的胭脂丝绸,江西的瓷器矿石,各种商品络绎不绝的运抵汴京,在这里交易,然后又带往全国各地,可以说,这是事大宋的贸易中心,一旦汴京的水路关闭,整个的大宋的商路就断了一半。
难得来此一趟,周晓轩自然是想好好看看这大宋国都的风光,忍痛花了一两银子,租了一艘小船,坐在船上,顺着水路,慢慢的体会汴梁的风情万种。
杭州虽然也很漂亮,但那是小桥流水般惬意的美,就像是知书达理的姑娘,温柔婉约。但汴京就不一样了,光是沿岸四周喧闹不息的叫卖声,匆匆而过的行人,汗流浃背的脚夫,都足矣说明这里的忙碌与繁华,四周各种华丽高贵的酒楼,商铺,乐坊,与杭州的古朴端庄更是不能同日而语。
相比于汴京,杭州只能算是乡下地方了。
周晓轩叹了口气,自语道::“总听得人说,直把杭州作汴州,可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可不是一点点啊,这里才像是充满了红尘气息的地方,杭州不过是山水之间罢了。”
船夫听了,笑道:“公子也是来参加恩科的吧。”
周晓轩点头:“是的。”
船夫又笑道:“看公子的样子,肚子里必定是经纶满满,想来应该能考个不错的名次。”
周晓轩笑了:“渔公廖赞了,只不过突然觉得书中所说跟现实似乎有些差距,故而轻叹,见笑了。”
船夫摇头:“我不是说这个,其他来参与恩科的学子,要么信心不足,在埋头苦读,要么就是在阁楼乐坊大谈学问,反而向公子这般行事,倒是让老头觉得有些气度不凡。”
“哈哈哈哈~”周晓轩听完,忍不住大笑。“我不过是游乐一番罢了,哪有你说的那么玄乎。”
渔夫接着摇头:“老头子活了大半辈子了,看人的本事还是有点的,错不了,错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友情提示:请关闭阅读模式或者畅读模式,否则可能无法正常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